肥東縣“瓶改管”工作:創新“四同”工作法 全力打造餐飲“無瓶街區”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肥東縣積極落實上級關於餐飲場所“瓶改管”工作部署,六月底以來,創新建立“宣貫與摸底相結合、設計與簽約同推進、施工與協調同保障、點火與清退同兜底”的“四同”工作法,系統推進餐飲場所燃氣安全“無瓶街區-無瓶社區-無瓶城區”三區聯動改造,推動羣衆觀念從“要我改”向“我要改”轉變,人民路試點區域改造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宣貫與摸底相結合,變“被動改造”爲“主動參與”
堅持宣傳發動與精準摸排雙管齊下,打好羣衆工作“組合拳”。在人民路試點基礎上,逐步向周邊社區延伸,最終實現城區全覆蓋。
開展“立體式”宣傳。組織社區網格員、燃氣企業專員成立4支宣傳隊,採取“入戶講解+現場觀摩+案例警示”等方式,累計開展宣傳活動8場次,發放宣傳手冊500餘份。
實施“地毯式”摸排。建立“一戶一檔”臺賬,按照“街區先行、社區跟進、城區覆蓋”的步驟有序推進。全縣11座城市綜合體、245個賓館酒店、人民路60家餐飲商戶摸排率達100%。
創新“下沉式”動員。各級領導幹部下沉到各個社區,逐條道路宣講政策,積極動員商戶參與改造,爲“三區聯動”改造奠定羣衆基礎。
設計與簽約同推進,變“單線作業”爲“並聯協同”
優化工作流程,實現勘察設計與協議簽訂同步進行。
組建“設計+簽約”聯合工作組。燃氣公司設計人員與社區工作人員協同上門服務,現場完成勘察測量和方案設計,解答羣衆問題,告知羣衆改造需投入成本,爲後續社區和城區改造積累經驗。
推行“標準化+個性化”設計方案。針對不同類型商戶和“暗廚房”商戶提供標準化改造模板和個性化定製服務,形成可複製的技術標準。
建立“即設計即簽約”機制。設計確認後當場簽訂改造協議,人民路試點區域3天內完成59戶簽約,簽約率達98.3%,11座城市綜合體餐飲戶全面納入改造,爲擴大改造範圍提供了示範樣板。
施工與協調同保障,變“多頭對接”爲“一站服務”
構建全方位服務保障體系,確保改造施工高效推進。
建立“三級協調”機制。建立“街區-社區-城區”三級協調機制,住建、社區、燃氣公司等單位派員駐點辦公,現場協調解決施工佔道、管線交叉等問題,對羣衆阻撓施工的現場辦公,勸導到位。
實施“分段包乾”施工法。將改造區域劃分爲4個作業段,投入4支專業施工隊伍同步作業,總結形成標準化施工流程。
建立“每日調度”機制。每日召開現場推進會,實時跟蹤工程進度,人民路區域僅用20天就完成全部管道鋪設,較原計劃提前3天,爲全面推進改造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點火與清退同兜底,變“階段成果”爲“閉環管理”
強化改造全過程管控,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嚴格驗收標準。建立分級驗收制度,組織專業團隊逐戶開展氣密性檢測和安全評估,確保工程質量達標。
實施“點火即清瓶”措施。液化氣公司安排工作人員“帶秤退瓶”,餘氣現場稱量結算,同步完成新系統啓用和舊氣瓶清退,累計清退液化氣瓶30餘個。
構建智慧監管體系。將改造商戶全部納入智慧燃氣監管平臺,實現用氣安全實時監測,下一步統一納入“城市生命線”平臺,爲“三區聯動”提供技防措施,切實築牢燃氣安全防線。(肥東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