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消失,就可以開始炒房了嗎?

最近有人在不斷的強調“房住不炒”這幾個字消失的問題。好像沒有了這幾個字,他們就又可以放心大膽的炒房了一樣。

我覺得這是他們的一廂情願。因爲現在的樓市不是讓不讓炒,而是能不能炒的問題。現在樓市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下行動力。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房價過高,絕大多數人都買不起。我國很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值都是嚴重超標的。也就是說房價已經遠遠超出了正常人的可支付能力。

第二,房子供給嚴重過剩。現在很多地方到處都貼着“出租/轉讓”的條子。而且好多小區晚上的亮燈率都很低。農村也有很多長期沒人住的房子。

第三,新生人口下降。最近幾年我國的新生人口是不斷創新低的。而且這些新生人口的父母基本都是有房的。他們基本沒有什麼買房需求。

第四,這次口罩事件以後,很多人的消費觀念都已經變了。大家不會再盲目的超前消費了,不會再勉強自己貸款買房了。

所以說,現在無論有沒有“房住不炒”這幾個字,都已經沒有炒房的基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