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救災一線見聞丨“工力量”築起堅固防線

本報記者 趙思遠

“月初的4天內,雨量便已達到過往30年8月全省平均雨量的60%左右。”8月以來,廣東多地遭遇特大暴雨,在範圍、時間、強度上都呈現出明顯的極端性。與此同時,受強降雨影響,廣東多地也陸續出現不同程度洪澇災害。災情面前,廣東各地的一線職工、工會幹部和熱心羣衆挺身而出,積極投身防汛一線,解救受災人員,做好災後保障,共同構築起一道堅固防線。

8月1日上午,信宜市北界鎮高坡西鎮村持續降雨,路面溼滑。正在高坡甲線新建永和配變低壓線路施工現場的茂名衆源信能公司練慶漢班組,突然聽到國道方向傳來“哐當”一聲響。“是車禍!快!”班長練慶漢當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帶領班組4名成員拎着隨手的工器具飛奔至現場。

在現場,班組發現一輛白色攪拌車側翻在距離路面7米多的魚塘中,部分車身浸入水中,前擋風玻璃因撞擊已爆裂成蛛網狀,魚塘水裹挾着泥沙涌入駕駛室。司機被安全帶斜勒在座椅上,因車身側翻,積水已淹沒至其胸口,水位還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漲。“水快到脖子了,再晚就來不及了。”參與救援的班組成員王樹華回憶道,情況十分危急。

“快!拿工具來!”練慶漢當機立斷。他試圖從前擋風玻璃破口將司機拉出,但破碎的玻璃邊緣鋒利且結構不穩,強行拖拽可能造成二次傷害。“改撬車門!用鐵錘和扳手!”練慶漢迅速調整方案,指揮班組拿來平時用於電力設備安裝的工器具——這是他們每天施工隨身攜帶的“標配”,此刻變成了救人的“關鍵武器”。

伴隨着急促的敲擊聲,車門在變形處逐漸裂開一道縫隙。練慶漢始終用手穩穩地託着司機的腋下,防止其嗆水,將其從駕駛座轉移到岸邊安全地帶。“太感謝你們了……”司機緩過神後,緊緊握住練慶漢的手,聲音哽咽。

8月4日至5日,肇慶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多地出現洪澇、泥石流、滑坡等災害。4日19時許,端州區向陽路一個涵洞下,一輛黑色轎車頂着積水駛入後,瞬時上漲的洪水致車輛熄火,一家三口困在車內。沙廠老闆付光路發現了這一幕,立即回到沙廠,將廠裡唯一一輛剷車開出,駛到涵洞內,讓一家三口爬到剷車的挖機上,幫他們脫離了危險。

付光路的救人之舉被一名市民拍下,在網上迅速傳播開來。5日一早,當得知肇慶市一家國企急需開展清淤工作,付光路毫不猶豫,再次駕駛剷車開赴“前線”。

這場肇慶曆史罕見的強降雨,使得全市多處發生山體滑坡,山體塌方砸斷了北嶺三路,山洪涌入肇慶市區。在政府部門全力開展救援的同時,大唐肇慶熱電公司立即組建黨員突擊隊和青年突擊隊,職工們手持鐵鍬、掃帚等工具,火速奔赴周邊受災嚴重區域,清理倒伏樹木、斷枝雜物,疏通道路積水與堵塞的排水溝渠,以最快速度打通了關鍵通道,有效防止次生災害發生,協助政府部門快速恢復了災後秩序。

連續強降雨給當前危害廣東的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帶來了挑戰。8月3日,四會市總工會幹部職工前往貞山街道鄧村社區,他們手持鐵鉗、掃帚等工具,重點清理了臨街商鋪、農貿市場等場所的積水和溼垃圾,並對房前屋後、綠化帶等區域的雜物進行徹底清掃。針對蚊蟲滋生地,工會幹部職工還對下水道、溝渠等區域投放滅蚊藥物,並提醒居民及時清理家中花盆、塑料桶等容器的積水,從源頭降低蚊媒密度。

當前,廣東一直在結合強降雨的發展和隱患排查的工作進展,不斷開展人員轉移工作。

截至目前,廣東全省已累計轉移人員近9萬人。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