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友退場,侯亞孟接棒,珀萊雅步入「二代」時刻

文 / 電才

最近幾年,企二代接班進入高峰期,諸如娃哈哈的宗馥莉、潔麗雅的石展承、海瀾之家的周立宸、康力電梯的朱琳昊……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開始登上商業舞臺。

9月12日,A股美妝巨頭珀萊雅(603605.SH)發佈公告稱,選舉侯亞孟爲公司第四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三年,同時,董事會同意聘任侯亞孟爲公司總經理,任期三年;

原珀萊雅聯合創始人、董事兼總經理方玉友先生因個人原因不再續任董事、總經理,但仍將以聯合創始人兼董事會顧問身份,繼續輔助公司戰略規劃及經營管理支持。

據悉,侯亞孟系珀萊雅實控人侯軍呈和方愛琴之子。其於2014年起就職於珀萊雅電商部,2021年9月至今任董事、副總經理,深入公司一線,在品牌、產品、營銷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方玉友則是方愛琴的弟弟,和侯亞孟是舅舅外甥關係。

圖源:珀萊雅公告

這意味着,珀萊雅的“掌舵者”正式換人。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珀萊雅的這場交棒並非突如其來,而是早有徵兆。

01 交棒早有徵兆

《電與店》注意到,在上月底珀萊雅披露的公開信息中,方玉友沒有在第四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名單當中。而這也是公司自2017年登陸上交所以來,方玉友的首次缺席。彼時就有聲音認爲,方玉友或將從珀萊雅退出。

除此之外,從2020年起,方玉友便頻繁減持珀萊雅股份。截至目前,其在珀萊雅的持股比例已從上市之初的24.43%降至15.03%,累計高位套現數十億元。

大股東的集中拋盤,常常被外界解讀爲不看好公司的長期發展,或者公司的治理結構可能會發生變故的信號。珀萊雅的最新發聲無疑佐證了後面的猜測。

追溯方玉友與珀萊雅的羈絆,始於2003年。期間,珀萊雅歷經三次重大變革,方玉友身爲奠基者和“領頭羊”,可以說參與、見證了公司從起步到騰飛,從農村到城市,從寂寂無名到廣爲人知的全部歷程。

20年前,原本是化妝品代理商的侯軍呈、方玉友共同創辦了珀萊雅,摒棄過去的老套思維,他們決定走自主創牌路線;

之後,在“渠道制勝”的邏輯下,珀萊雅從三四線城市的日化專營店切入百貨商場櫃檯、商超等,依託親民的價格和龐大的小鎮青年,順利起勢;

2012年,移動互聯網蔚然成風,珀萊雅及時佈局線上,組建電商團隊“美麗谷”,通過天貓、唯品會、京東等平臺直營或代銷;

2017年,珀萊雅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在資金、實力的加持下,併購、自研“兩手抓”:先後收購彩妝品牌“彩棠”、洗護品牌“Off&Relax”(OR),推出超級單品雙抗精華、紅寶石面霜等。

雙管齊下的舉措,使珀萊雅逐步構建起全品類、差異化的產品體系,業績節節走高,帶動股價一路攀升。

2023年,珀萊雅登頂天貓護膚品牌銷售TOP1,以營收89.05億元、淨利潤11.94億元的成績,超越了有百年曆史的上海家化,坐上了國貨美妝的“頭把交椅”。

20年後,伴隨着方玉友的退場,侯亞孟的接棒,珀萊雅又將開啓怎樣的新徵程?

02 成爲世界一流的美妝企業,珀萊雅還有長路要走

對於此次換帥,珀萊雅稱,“基於完善的體系建設,在年輕一代管理層的帶領下,珀萊雅將堅定信心和決心,始終堅持創新驅動,走高質量發展和國際化之路,致力於成爲世界一流的美妝企業。”

公司亦在中期報告裡寫到:探索海外發展機會,抓住中國品牌出海機遇,以更大的市場規模與更快的響應速度帶動企業發展。

不難看出,在大環境複雜多變,內卷烈度加劇的背景下,和各行各業的玩家一樣,珀萊雅也在把下一階段的重任放在了廣闊的外部市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我國化妝品類零售總額爲2168億元,同比增長僅1%,7月份更是大幅下滑6.1。

顯然,“走出去”既迫在眉睫,更時不待我。但根植於自身,珀萊雅想要成爲“世界一流的美妝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方面,雖然其已構築起相對完善的業務矩陣,擁有“珀萊雅”、“彩棠”、“Off&Relax”(OR)、“悅芙媞”、“CORRECTORS”、“INSBAHA 原色波塔”、“優資萊”等品牌,覆蓋大衆精緻護膚、彩妝、洗護、高功效護膚等美妝領域,但細看之下,能打的不多。

2024年上半年,珀萊雅實現營收50.01億元,同比增長37.90%。其中,主品牌“珀萊雅”創收39.81億元,貢獻度接近八成。

圖源:珀萊雅財報

可見,豐富的品類和品牌,並沒有改變珀萊雅“單腿”走路的現狀,C端熟知的似乎也只有主品牌“珀萊雅”。

作爲對比,以橫跨4大洲的歐萊雅集團爲例,旗下的蘭蔻、科顏氏、聖羅蘭、赫蓮娜……隨便拎哪個出來,都是聲名顯赫的“扛鼎支柱”。

所以說,要成爲世界一流的美妝企業,光收攏品牌不夠,重要的是讓品牌有價值、有聲量,被認可,能傳播。

另一方面,珀萊雅從未披露過分地區的收入,令外界很難洞悉其全球化進展。

據媒體報道,珀萊雅於去年10月在日本亞馬遜上線了彩棠的產品,並與日本當地的網絡達人展開營銷合作,預計最快於今年9月在線下開售彩棠的產品。

03 人才流失隱憂不容忽視

“換帥”之外,年初至今,珀萊雅已經歷過兩次重大人事變動:

1月,珀萊雅首席營銷官(CMO)葉偉離職。葉偉於2018年加入珀萊雅並擔任CMO,其在職的六年,正是公司快速成長的階段。

2018—2023年,珀萊雅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爲32.43%、32.28%、20.13%、23.47%、37.82%、39.45%。尤其是在疫情三年,同業選手業績放緩或下滑之際,珀萊雅仍然保持了不錯的前進勢頭。

據悉,葉偉目前是上海家化外聘的品牌營銷諮詢顧問。

7月,珀萊雅首席科學官(CSO)魏曉嵐離職。相關資料顯示,魏曉嵐有着近20年化妝品研發經驗,於2022年9月入職珀萊雅,當時,這一任命被看作是公司向國際美妝品牌看齊,打造全球化研創團隊的信號。

關鍵人才的流失,對企業的影響不容忽視。在《電與店》看來,葉偉、魏曉嵐的離職,或掣肘珀萊雅的營銷動作,產品推新、迭代的進度,乃至全球化的步伐。

對侯亞孟來說,接棒既是下一程的接力,也是全新的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