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外商壟斷AI模型 公平會拚12月立規

目前主流AI大語言模型都由國外科技大廠掌握,公平會指出,努力在12月初完成訂定處理原則的目標。

目前主流AI大語言模型都由國外科技大廠掌握,藍綠立委憂心演變爲不對稱的市場競爭,形成外商吃肉,臺商只能吃土的劣勢,公平會代理主委陳志民指出,7月已經對外徵詢意見,將努力在12月初完成訂定處理原則的目標。

市場普遍認爲,AI模型等應用未來將與網路一樣融入生活中,不過目前相關模型、算力都掌握在美系科技企業手中,因此公平會在7月初透過公開徵詢的方式,蒐集各界對於AI在競爭法中的類型,其中包括聯合行爲、結合、不實廣告或者其他的不公平競爭行爲,在9月7日已完成徵詢。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指出,在高度依賴外商的模型,臺灣的產業會不會進入外商吃肉、臺企吃土的窘境,應該要分析其依賴風險以及市場過於集中的問題,防止大型外商以生態優勢壟斷AI市場。

陳志民表示,目前還沒有太多國家針對AI訂出相關法規,之所以在7月提出徵詢,主要是希望瞭解本地的問題、疑慮,防範未來國際企業以市場力量排除小企業的競爭。

國民黨立委謝衣鳯指出,目前AI主要公司都不在臺灣,甚至也不在亞洲,其中存在落地規管的問題,陳志民坦言,確實存在執法性的問題,公平會能做的有限,但可以透過其他管道,或者國際合作的方式。

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賴瑞隆則針對訂定原則的時間追問,陳志民強調,目前已經針對徵詢意見進行討論,像是數據濫用等其他問題已經陸續在其他國家發生,將在整理後儘量趕在12月初以前,針對國內可能面臨的問題,訂定相關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