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冷颼颼…建商降價求售、包商「共體時艱」!但房價真的有跌?

高雄房市冷清,營造成本大降、建商喊共體時艱,但房價仍高掛,多數區域只見讓利促銷,實際售價降幅有限。臺灣房屋提供

近期高雄房市低迷,建商售屋壓力大,業界形容「不開工,等死。開了工,穩死」。爲了刺激買氣,建商祭出各種明降暗降手法,包含贈送家電、裝潢等,實際降價幅度平均約5%到10%,並要求上游營建五大包商降價「共體時艱」。今年首見水電、模板等工程承包價明顯下滑,鋼筋等原物料成本跌幅更大。

據報導,15層建案總造價成本已從每坪16萬降到約15.2萬,跌幅約5%。各類工程成本也都較去年同期明顯下滑,但房價端仍撐在高檔。建商強調下游購屋族精打細算、議價力提升,導致建案需降價求售,但不少業界與網友點出,建商「共體時艱」其實讓利有限,營造成本下降,利潤反而更大。

許多網友指出,營建成本雖降,建商開價仍遠高於成本,質疑「一坪15萬成本,賣6、7字頭是佛心?」

也有人反映,南北地區成本略有差異,但相較房價差距微乎其微,「臺北賣價比高雄高上許多,成本其實差不多」

多則留言強調「建商說共體時艱自己賺更多」、「過去包商很爽,現在換建商拿走超額利潤」,還有網友形容「建商要反着聽」

也有意見提醒土地、管銷、資金成本等因素,認爲不是所有建案利潤都這麼高,但大多數認爲即使行情低迷,建商利潤仍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