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攝護腺癌卻踩肺癌陷阱?運動留意1事 避免當人體清淨機
遠離馬路、工地、焚化爐附近運動,可以減少空污帶來的人體傷害。(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早期攝護腺癌通常沒症狀,因此患者多半無感,醫師呂謹亨指出,除了定期檢查攝護腺特定抗原外,飲食調控與運動也是降低風險的關鍵,不過隨着空污日益嚴重,戶外運動時一定要留意空氣品質指標,也要遠離污染熱點,並選對時段,像是PM2.5濃度相對少的清晨,才能避免邊運動邊當人體空氣清淨機,增添肺癌風險。
泌尿科醫師呂謹亨在臉書粉專指出,根據國健署最新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肺癌高居男女癌症死亡率首位,攝護腺癌則在男生癌症發生率上升至第二名,臺灣男性攝護腺癌發現時通常都已偏晚期,要維持泌尿健康,定期檢查PSA與健康生活方式是關鍵。
呂謹亨表示,想降低攝護腺癌風險,除了要多攝取新鮮蔬果與高纖維食物、減少高脂食物與加工食品外,規律運動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不過因爲空污問題日益嚴重,喜歡戶外跑步的人,若想「健康地跑」,就要注意時間點與地點。
不想邊運動邊當人體空氣清淨機,呂謹亨建議,可選擇清晨汽車較少的時段運動,PM2.5可以低於白天尖峰,地點則要避免污染熱點,遠離馬路、工地、焚化爐附近,儘量挑公園、河濱、樹多的地方。
此外,也要留意空氣品質指標,呂謹亨建議,若大於150時,就要改成室內健身、游泳或是瑜珈,但若是敏感族羣,如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空氣品質指標100以上時,就要改成室內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