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市場火爆!京東618原紗防曬衣增長150%,千億級規模在望

隨着夏季高溫天氣的持續,防曬產品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火熱態勢。從街頭巷尾的"臉基尼"到騎行族的防曬面罩,各類防護用品正在重新定義夏日消費格局。這一現象背後,折射出消費者需求的深層次變化和科技創新的強勁推動力。

消費需求呈現多元化升級趨勢

當前防曬市場的繁榮景象源於消費者需求的全面升級。線上銷售數據顯示,京東618期間原紗防曬衣成交額同比增長150%,超高倍防曬霜成交額增長140%。戶外防曬皮膚衣、臉基尼等品類成交額實現翻倍增長。"什麼值得買"平臺6月份"防暑"關鍵詞商品GMV同比增長65.13%,防曬服配套面罩、袖套等產品環比增長超過40%。

消費者對防曬產品的關注點已從單純的防曬功能擴展至多重複合需求。透氣性、耐磨性、輕量化等特性成爲選購重點。通勤族和年輕羣體推動防曬服逐漸融入日常穿搭,"成衣美學"概念應運而生。防曬化妝品領域同樣呈現細分化趨勢,消費者需求從面部防護延伸至全身防護,脣部、頭皮等細節部位的防護需求顯著增加。6月份防曬脣膏GMV同比增長552.78%,充分體現了這一變化。

市場供給端積極響應消費升級需求。除傳統的防曬霜、防曬噴霧等"軟防曬"產品外,防曬衣、防曬帽等"硬防曬"裝備日益豐富。防曬車衣、防曬帳篷等創新產品頻繁上市,滿足不同場景下的防護需求。產品功能從單一防曬向多功能複合轉變,涼感、速幹、吸溼排汗等特性成爲標配。

科技創新驅動產品功能革新

技術進步爲防曬產品帶來了質的飛躍。納米二氧化鈦結合涼感纖維已成爲防曬服主流面料,通過物理反射紫外線實現防護效果。AIRism等科技面料兼具速幹、吸溼、排汗功能,滿足消費者對"防曬+降溫"的雙重需求。原紗防曬工藝取代傳統塗層工藝,提升了產品的耐用性和舒適度。

防曬產品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競相發力。蕉下融合高速渦流風研究成果與隔熱面料科技,推出持久降溫的空調服。蕉內憑藉涼感防曬技術推出第四代涼皮防曬衣。珀萊雅推出超模盾護防曬霜,體現了化妝品領域的技術突破。面料企業同樣積極創新,開發應用於戶外運動、車載場景的高附加值防曬面料。

科技創新不僅體現在材料技術上,還延伸至生產工藝的改進。傳統防曬衣採用塗層工藝,將防曬助劑塗覆於面料表面,但水洗後防曬功能會大幅下降。新型原紗防曬工藝在紡紗階段就將防曬助劑融入纖維中,使衣物從源頭具備防曬能力,耐水洗性能顯著提升。這一技術突破解決了消費者長期關注的產品耐用性問題。

當前我國防曬產業正邁向千億級市場規模。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防曬服配市場規模達到742億元,預計2026年將達到958億元,其中防曬衣佔比將超過50%。天眼查數據顯示,國內現存防曬相關企業4400餘家,衆多戶外運動品牌、快時尚品牌、羽絨服品牌紛紛跨界入局防曬賽道,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