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演習7月登場 劉世芳:桃機等港口列關鍵基礎設施

▲針對今年城鎮韌性演習,內政部長劉世芳指出,桃園機場或其他重要港口列爲關鍵基礎設施。(圖/記者詹詠淇攝)

記者詹詠淇/臺北報導

本次漢光41號演習將結合「2025城鎮韌性演習」,15日至18日採「分區異時」方式實施演練。針對今年城鎮韌性演習,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桃園機場或其他重要港口列爲關鍵基礎設施,也會在定時、不定時做各種避難演習。以機場來講,演習時有聽到防空避難演習發佈,出國不受影響,但入境後請配合機場管制人員到應該避難的場所避難。

爲配合「2025城鎮韌性演習」及「國家團結月」系列活動,內政部警政署特別規劃「守護之盾-防空避難體驗特展」,今(2日)起至7月30日止於臺北捷運西門站大廳層(5號出口側廣場)正式展開。行政院長卓榮泰及內政部長劉世芳親臨開幕儀式,期望本次展覽能夠展現政府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工作的決心,提升民衆對防空避難設施與應變作法的認識,讓防災意識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歡迎民衆踊躍參觀,一起強化自我防護意識,提升即時應變能力,守護社區及家園安全。

劉世芳致詞時表示,防空避難整備除了透過演習強化熟悉度外,更應該要提升全民面對極端情況時,展現集體韌性快速應變的能力,這是你我的日常功課,唯有透過平時備妥避難物資、熟悉避難程序,才能在危急時刻迅速應變、自助互助,攜手守護社區及家園安全。

劉世芳也邀請國人攜手完成「3個一起」,一起下載防災避難APP,也就是警政服務APP及消防防災e點通APP;一起準備緊急避難包,備妥避難物資做好準備;一起遵循防空避難指引,熟悉避難程序,迅速應變。

內政部表示,本次特展以「防空避難指引」、「防空疏散避難設施分區規劃」及「避難物資整備」三大主題爲核心,宣導民衆如何查詢周遭防空疏散避難設施,並具體呈現平時準備與緊急應變的各項措施。展覽內容除靜態展示外,也規劃互動體驗及有獎徵答活動,提升民衆參與感與學習成效,強化全民之全社會防衛韌性意識,落實「防災從日常你我做起」。

劉世芳會前受訪時說,昨日國防部記者會提到,今年7月是國家團結月,除了國防部主導漢光41號演習,內政部和其他相關部會也會配合做城鎮韌性演習,城鎮韌性演習就是以前在民安、萬安演習部分,但這次在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整個7月,全臺22縣市有不同程度演習。

劉世芳表示,今日的特展告訴大家,6月底內政部已發佈避難指引,供大家參考。至於在哪避難?以都會地區爲例,除了警政署盤點出8萬2千個避難設施,其實車站也是避難場所,大臺北捷運來講,共有14個民防車站,可容納約25至30萬人左右。

進入避難場所要採取什麼姿勢?劉世芳指出,包括有人受傷或寵物部分,也在特展內和大家講,會有一般程度配備,讓大家瞭解清楚,藉由演習特展告訴大家準備好了,不管國防或其他民力、民防大隊等,會讓演習更成功。

媒體也問到,賣場或桃園機場設施會有什麼影響?劉世芳說,桃園機場或其他重要港口列爲關鍵基礎設施,也會在定時、不定時做各種避難演習。以機場來講,演習時有聽到防空避難演習發佈,出國不受影響,但入境後請配合機場管制人員到應該避難的場所避難。

▼「守護之盾-防空避難體驗特展」,今(2日)起至7月30日止於臺北捷運西門站大廳層(5號出口側廣場)正式展開。(圖/記者詹詠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