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風險化解是最突出的任務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更大力度促進樓市股市健康發展,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提振消費以及民營、小微企業等的支持”。而“穩住樓市股市”也是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總體要求之中。可以看出,在需求收縮、預期轉弱和地方債務風險等壓力下,在“穩增長”與“防風險”之間實現動態平衡,是當前宏觀政策必然要求。

曾剛表示,“穩增長是當前經濟復甦的核心任務,而防風險則是確保長期經濟穩定的底線。兩者需要通過精準施策和政策協同來實現”。

如何扶穩“天平”?產業之間、央地之間,都有“門道”。從“穩增長”來看,更加積極有爲的財政政策已然率先出手,4%的赤字率、新增政府債務規模顯著擴大,爲提升有效投資和提振消費提供了空間。曾剛表示,超常規政策工具值得期待,例如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用於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基礎設施建設和綠色轉型等領域。同時,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增加至4.4萬億元,需重點投向“兩重一新”項目(重大工程、重要民生、新型基礎設施),以帶動社會資本投入,形成投資乘數效應。

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消費市場穩定增長可爲經濟平穩運行提供重要保障,中國經濟需要大力提振消費,已經逐漸成爲共識。報告在介紹今年工作的十大任務時,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放在了第一位。曾剛對此建議,通過專項行動提升中低收入羣體收入水平,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併發放育兒補貼、優化休假制度等,釋放消費潛力。此外,創新消費場景,推動數字、綠色、智能消費發展,擴大免稅政策覆蓋範圍,促進入境消費迴流。

在“防風險”方面,房地產市場風險防範與化解是最爲突出的任務。當前,房地產問題是經濟運行中的核心問題之一,也是去年一攬子增量政策的核心關切。今年報告對於房地產相關工作的部署也更爲細緻。例如,“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發揮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作用,繼續做好保交房工作,有效防範房企債務違約風險”“拓寬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使用範圍”。

曾剛指出,總體來看,2025年宏觀政策需通過財政、貨幣、消費、投資等多領域的超常規政策組合拳,既穩住經濟增長,又守住風險底線,爲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北京商報記者 嶽品瑜 董晗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