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水位降了 9月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創今年新低

9月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創今年新低 ,銀行房貸撥款有機會加快。圖/臺灣房屋提供

爲解決房貸荒,金管會9月宣佈「新青安貸款」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放款上限,根據臺灣房屋彙整金管會統計資料顯示,9月銀行不動產放款較上月減少約100億元,但整體資產增加2,400億元,使得不動產放款比率降至25.77%,已連續4個月下滑,創下今年新低。水位超過27%的銀行,也從年初的11家降至8家,顯示行庫不動產放款的彈性逐漸擴大。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被稱爲不動產授信「天條」的銀行法第72條之2,規範行庫不動產放款上限不得超過「存款總餘額加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0%。因此,「減少放款」或「增加銀行資產」都能降低水位。她說,多數行庫爲避免觸法、並預留後續放款空間,通常將控管標準設定在26%至28%之間,這也導致先前房市熱絡時,銀行面臨水位緊繃而踩煞車,引發長達一年多的房貸荒。

張旭嵐進一步指出,中央銀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導引房市降溫後,水位吃緊問題已逐漸緩和,加上經濟展望及股市表現亮眼,國人存款總額增加;政府又放寬新青安貸款不納入計算,使9月成爲今年首度「分母上升、分子下降」的月份,水位降到年內最低點。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9月起新青安的新承作放款不納入計算,雖有助緩和水位,但幅度有限。根據金管會數據,9月不計入的新青安撥款金額約191.3億元,與整體不動產放款逾15兆相比,影響力堪比「撒哈拉沙漠中的一粒沙」。他也提醒,新青安加碼補貼將於明年屆滿,申辦量能將隨政策優惠退場而減弱,釋放資金的效果仍有限。

整體而言,今年以來銀行存款與金融債券發行總額已從57.4兆升至59.8兆,吸納資金超過2兆,爲年底交屋旺季預留充裕銀彈。不過,在房市仍處盤整量縮格局下,專家預估不動產放款比率將維持微幅緩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