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陸洗產地 美擬加嚴防堵

圖/新華社

近七年中國對美國出口總額

中美最新一場會談將於7月28日至29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登場,在關稅戰、稀土管制等議題未解下,美國緊盯中國商品透過第三國轉運規避關稅,磨刀霍霍準備反制「洗產地」。外媒分析指出,若美國採取相關措施,恐波及中國對美出口規模的70%,約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2.1%以上。

綜合外媒23日報導,中美歷經5月的日內瓦破冰會談以及6月倫敦會談後,雙方就貿易談判達成「框架協議」。中國商務部23日宣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於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與美方舉行經貿會談,發揮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繼續就彼此關心的經貿問題展開磋商。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稍早亦預告該場會議,並透露將與中方就8月12日到期的協議,討論延期的可能性。他指出,美中關係已經邁上新臺階,雙方的關係非常具有建設性,貿易已經穩定在良好的水平,但中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產能過剩,需要進行重大再平衡。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國出口總額年減10.9%至2,155.53億美元。報導指出,當前中國愈加依賴透過墨西哥、越南和歐洲等第三地轉口貿易將商品輸往美國。據統計,中國通過第三地出口至美國的附加價值比重,已從2017年的14%上升至2023年的22%。

爲此,川普政府加大向相關國家施壓,透過關稅談判達成的貿易協議,要求貿易伙伴鞏固供應鏈安全,以此防堵中國商品。外媒分析數據顯示,若川普政府對轉口貿易商品徵收更高關稅,或施加更嚴格的供應鏈來源要求,恐將波及中國高達70%的對美出口,相當於中國GDP的2.1%以上,對經濟構成實質風險。若美方此舉進一步削弱第三國與中國的商業往來意願時,損害恐將更爲深遠。

同時,各界關注中美元首「習拜會」何時成行?美國總統川普22日再次預告,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造訪中國,且已收到來自中國的邀請,很快就會有進一步決定。消息傳出,可能的時間包括10月底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前後,或是中國於9月3日舉行的抗戰勝利紀念活動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