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錢監管體系升級 盡職調查新規將至

中國商報(記者 王彤旭)目前,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起草的《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正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爲2025年9月3日。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管理辦法是反洗錢監管體系的關鍵升級,細化金融機構義務、強化風險管控將有助於提升金融安全與國際競爭力,而多項政策銜接填補部分領域監管空缺將有利於形成完整監管鏈條。管理辦法將有助於構建安全、透明的金融體系,提升國際競爭力。金融機構需要主動適應,將合規融入戰略,實現“合規創造價值”。

構建更精準的風險防控體系

“管理辦法的出臺,是對接國際標準的必然要求。通過細化客戶盡職調查、交易記錄保存等操作規範,補齊現行規章中客戶身份識別程序不夠具體、受益所有人穿透審查標準模糊等短板。”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對記者表示。

具體來看,按照反洗錢法的規定,管理辦法明確基於風險的客戶盡職調查要求,強調金融機構開展客戶盡職調查要與風險相適應,不得采取與風險明顯不相匹配的措施。明確低風險情形簡化盡職調查措施和高風險情形強化盡職調查措施等要求。其中,金融機構結合客戶特徵、業務關係或者交易目的和性質,經過風險評估且具有充足理由判斷其洗錢和恐怖融資風險爲低風險時,應當根據情形簡化客戶盡職調查措施。

此外,金融機構與客戶建立業務關係時或者業務關係存續期間,要綜合考慮客戶特徵、業務關係、交易目的、交易性質、資金來源和用途等因素,對於存在較高洗錢或者恐怖融資風險情形的,或者客戶爲國家有關機關調查、發佈的涉嫌洗錢或者恐怖融資及相關犯罪人員的,應當根據風險狀況採取強化盡職調查措施。

張雪峰表示,管理辦法構建了更精準的風險防控體系。通過建立差異化的客戶盡職調查分級機制,要求金融機構保存完整的交易溯源鏈條,並明確金融機構對可疑交易主動報告的義務,這些措施將顯著提升對地下錢莊、跨境賭博、恐怖融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監測能力。

完善客戶盡職調查具體要求

在完善客戶盡職調查具體要求方面,管理辦法提出,一是結合當前金融業務實踐更新各金融行業客戶盡職調查的適用情形及措施;二是在法律規定基礎上,明確金融機構與客戶業務存續期間的盡職調查要求;三是參照反洗錢國際標準,明確受益所有人、高風險國家(地區)和應加強監控國家(地區)、外國政要和國際組織高級管理人員、代理行業務及類似業務、匯款業務等盡職調查有關要求。

根據管理辦法,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從事匯兌業務的機構在辦理兩項業務時,應當開展客戶盡職調查,並登記客戶身份基本信息,留存客戶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複印件或者影印件。這兩項業務分別是:以開立賬戶或者通過其他協議約定等方式與客戶建立業務關係的;爲客戶提供現金匯款、現鈔兌換、票據兌付、實物貴金屬買賣、銷售各類金融產品等一次性金融服務且交易金額人民幣5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的。

管理辦法還要求,證券公司、期貨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其他從事基金銷售業務的機構在爲客戶辦理經紀業務、資產管理業務等業務時,應當開展客戶盡職調查,並登記客戶身份基本信息,留存客戶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複印件或者影印件。

“通過全面、深入的客戶盡職調查,金融機構能夠準確瞭解客戶的身份信息、經營狀況、資金來源和用途等關鍵信息,從而有效識別和防範潛在的洗錢風險。”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聯合創始發起人袁帥對記者表示,對於高風險客戶,金融機構可採取更加嚴格的盡職調查措施,確保客戶身份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的妥善保存,則爲後續的監管審查和案件調查提供了重要依據。一旦發現可疑交易,監管部門可以通過查閱這些資料,追溯資金流向,查明洗錢事實,打擊違法犯罪活動。

完善反洗錢特別預防措施規定

管理辦法還依法完善適用範圍,並完善了反洗錢特別預防措施規定。

管理辦法明確,在境內設立的六類機構,履行辦法規定的金融機構反洗錢義務,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信託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理財公司;非銀行支付機構;央行確定並公佈的從事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

對於金融機構和從事匯兌業務的機構爲客戶向境外匯出資金金額爲單筆人民幣5000元或者外幣等值1000美元以上的,管理辦法要求,應當覈實匯款人身份,確保匯款人信息的準確性。發現客戶涉嫌洗錢或者恐怖融資的,無論匯出資金金額大小,金融機構都應當採取合理措施覈實匯款人身份。

此外,管理辦法還強調,簡化盡職調查不等於豁免金融機構對客戶的盡職調查,應當識別並覈實客戶身份,至少登記客戶姓名或者名稱等身份信息,留存客戶盡職調查過程中必要的身份資料。

袁帥表示,嚴格的客戶身份識別和資料保存要求有助於防範金融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保障公衆的財產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如何確保金融機構在盡職調查過程中不侵犯客戶的隱私權,如何在保證資料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信息的共享和利用,等等。這些問題需要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和社會公衆共同努力,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技術手段應用和開展宣傳教育等方式加以解決。”袁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