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圈干擾賽場,陳夢乃寂寞英雄

最新的電影《解密》,有這樣一個情節:

希伊斯與容金珍師徒下棋,趁容金珍不注意,希伊斯拿走了容金珍被吃掉的一枚棋子。容金珍發覺不對,希伊斯卻矢口否認,心神不寧的焦灼狀態下,容金珍最終輸掉了這盤棋。

希伊斯拿掉棋子的這個行爲,就成爲了容金珍外在的“干擾項”。

在需要極度專注力的對弈之中,外界的哪怕一丁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干擾到選手的注意力,從而影響到比賽的走向。

01

本屆奧運乒乓球女單冠軍爭奪賽,那羣一邊倒的粉絲,就是賽場上最讓人無法忍受的干擾項。

看了電視轉播的朋友,都會對現場粉絲的極端表現記憶猶新:

1、到場觀衆大都是孫穎莎的粉絲,整場幾乎沒有幾個人給陳夢加油;

2、陳夢贏分後沒有觀衆喝彩,相反卻是此起彼伏的“孫穎莎加油”;而孫穎莎贏球后,現場卻歡聲雷動,尖叫不絕。

3、更惡劣的是,陳夢贏球之際,竟然有人豎起中指,甚至還有人爆粗。

4、陳夢拿下比賽,成爲了奧運冠軍的一刻,賽場內一片寂靜,無人歡呼,掌聲也稀稀落落。

5、贏下比賽之後,陳夢臉上沒有大喜大悲,甚至在拿起毛巾擦汗的時候,順便擦了擦眼淚。賽後接受採訪,陳夢有些許失落,哽咽,眼含淚光,看疼了全網。

02

當然,孫穎莎是一個非常招人喜歡的運動員,尤其在東京,她戰勝了當時國人都極爲討厭的伊藤美誠。之後,孫穎莎打得也超級棒,外戰幾乎從沒輸過,這非常重要。

但在雙方都是中國運動員的“內戰”中,這種一邊倒的支持某一位隊員的現象,還前所未有第一次看到,甚至連外國友人都大惑不解。

粉絲的狂熱喧囂,自然成爲影響選手的最大幹擾。

試想,如果你是孫穎莎,你會怎麼想?

對面雖是自己的對手,但更是自己的戰友和好姐妹,在粉絲每陣刺耳的尖叫之際,是不是恨不得都想封住自己的耳朵。

兩位選手技能本在伯仲之間,誰發揮的好誰就能取得勝利,而現場的一點響動,都可能影響比賽的結局。

粉絲原本以爲是在爲偶像吶喊助威,但是無底線打壓對手,最終只能成爲無腦黑,不僅可能幫了倒忙,弄不好會影響到運動員的後續發展。

你以爲你是愛她,其實你是在害她。

當然能夠走上奧運賽場的選手,都已經成經百練,也培養出了強大的現場抗壓能力。但要說這場對決中,粉絲的極端行爲對雙方沒有一點干擾,也決不可能。

現場肉眼可見,孫穎莎精氣神明顯不足,陳夢也顯得在些落寞。

連央視轉播中,解說員都說兩位的表現大起大落。

03

這些年,飯圈文化氾濫成災,一些人寄生吸附在明星大腕身上,利用年輕人不成熟的心智,組織策劃了一出出的鬧劇;而少數的明星爲了流量,又助推了飯圈的瘋狂,使之成爲社會揮之不去的毒瘤。

從2021年起,國家便開始治理飯圈亂象,同時出臺了相應的規定。今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也發文,堅決抵制飯圈侵蝕體育領域。

這次飯圈把娛樂圈的這套把戲拉進奧運賽場,不僅嚴重削弱了比賽的純粹性,也拉低了比賽的整體質量和精彩度。

針對飯圈文化,前乒乓球世界冠軍鄧亞萍站出來發聲,表示:只講喜歡誰,不要攻擊誰!

陳夢奪冠之後,演員黃曉明也用20個“啊”作爲示範,告訴那些飯圈飯桶,怎樣才能既表達對錶妹奪冠的狂喜,也照顧到對手的感情。

這不僅僅是情商,也是一個人善良的體現。

04

所幸,我們的運動員也都有大格局。

陳夢不僅是冠軍,更是英雄。

賽後採訪,陳夢不忘體貼地誇讚孫穎莎:這三年中自己輸莎莎非常多(也就贏過兩三次);今天的比賽雙方都是拼盡全力;非常感謝能夠在現場給我們雙方運動員加油的觀衆朋友。

孫穎莎接受採訪時說:恭喜夢姐奪得奧運會女單冠軍,夢姐是衛冕冠軍,實力在我之上,這場比賽發揮的非常穩定和出色,她配得上擁有這塊金牌。

回到電影《解密》,後來希伊斯把“干擾”招數用於黑密設計,致使容金珍耗盡5年的漫長時光,容金珍終於頓悟之際,也是他油盡燈枯之時。

但在最後的時刻,容金珍心中想的,卻仍然是要救自己的對手和老師——即便埋沒自己,把天大的功勞讓給別人。

一個深藏着愛與悲憫的寂寞英雄,就這樣立起了他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