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路柿子節10月連3個週末登場 柿子新脫澀技術首發表
經過上百次實驗,番路鄉農會利用食品級檸檬酸與小蘇打反應後產生二氧化碳特性,加速柿子脫澀。(呂妍庭攝)
記者會上,番路鄉農會推广部主任胡芸芸(左)解說新型脫澀技術如何操作。(呂妍庭攝)
嘉義縣長翁章樑指今天發表的新脫澀法有效減短工序、提升口感。(呂妍庭攝)
番路鄉農會理事長黃瓊賢指柿子節舉辦至今已29屆。(呂妍庭攝)
番路鄉農會展出與嘉義大學合作的「柿葉研萃 PersiLeaf Lab」洗沐系列新品。(呂妍庭攝)
嘉義大學校長林翰謙(左)與 番路鄉農會總幹事趙幸芳(右)一起展示「柿葉研萃 PersiLeaf Lab」洗沐系列新品。(番路鄉農會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目前已進入柿子加工季節。(呂妍庭攝)
2025番路柿子節即將在10月分連續3個週末假日登場,今舉辦宣傳記者會。(呂妍庭攝)
2025番路柿子節即將在10月分連續3個週末假日登場,今(30日)宣傳記者會上,番路鄉農會發表已取得專利的新型脫澀技術,有別一般農民慣用的石灰脫澀,農會利用食品級檸檬酸與小蘇打反應後產生二氧化碳特性,營造缺氧環境、降低pH值,加速柿子脫澀,經半年實驗證實,僅需2至3天就能讓柿子完成脫澀,比石灰脫澀法省下2天工,也比真空脫澀省成本,且泡起來外觀就像鮮採柿子,賣相更好,未來將大力推廣。
柿子節是番路一年一度大盛事,每年10月因此吸引衆多遊客造訪番路鄉,今年柿子節「悠遊番路.柿季茶鄉」主活動於10月4日、5日兩天舉行,安排農特產品市集展售、新品發表與食農教育互動,讓民衆近距離認識柿子產業,4日率先登場的「健康嘉好柿健走一起來」,帶領大家走訪半天巖步道,沿途欣賞茶鄉自然景緻,5日安排「嘉有喜柿珍惜水資源路跑」,傳遞珍惜水資源觀念。
番路鄉農會與番路鄉公所規畫延伸活動,10月11日、12日兩天在半天巖紫雲寺舉辦「番路柿子節暨水資源宣導活動」,深化環境教育與文化交流。10月18、19日兩天到隙頂,推出「秋遊隙頂.雲之旅」,由大小茶師帶領遊客體驗隙頂茶文化,並結合健走,推廣茶鄉休閒旅遊。
今記者會選在番路農會「飲冰柿茶集」舉辦,除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與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新推出以阿里山林鐵車站爲名的系列啤酒「神木之約」首亮相外,番路鄉農會也展出與嘉義大學合作的「柿葉研萃 PersiLeaf Lab」洗沐系列新品,公開授權的新型脫澀技術則是最大亮點。
推广部主任胡芸芸指出,因意外得知有露營場主人拿可樂來脫澀,讓她決定拆解碳酸飲料成份,經過上百次的實驗,最後找出檸檬酸、小蘇打和水的黃金比例,「1克檸檬酸比1.3克小蘇打比187CC水」,能讓柿子在2、3天內快速脫澀,表皮也不會白白的,目前新脫澀法雖有申請專利,但今正式對外授權,歡迎農民採用。
胡芸芸說,新型脫澀技術讓農民省掉不少時間,柿子採回來就能馬上進行,也不像真空脫澀需要用到袋子、電力,也比石灰脫澀節省時間,至於成本換算一斤不到4毛錢,因實在方便、簡單,預期農民會有高度意願採用。
嘉義縣長翁章樑今出席記者會,指柿子是番路鄉的核心產業,牛心柿產量佔全臺7到8成以上,可說是柿的故鄉,柿子需經脫澀才能享用,過去常費時4至5天以石灰脫澀,今天發表的新脫澀法有效減短工序、提升口感。
番路鄉農會理事長黃瓊賢指出,柿子節舉辦至今已29屆,透過新品開發、產銷履歷驗證與跨界合作,番路農業不僅展現現代化成果,也逐步累積文化與經濟價值,未來更希望吸引青農參與,拓展國際市場。
番路鄉農會總幹事趙幸芳強調,今年的專利技術與新品上市,展現農會推動創新的決心,至於柿葉洗沐系列凸顯副產物再利用與循環經濟價值,神木站紀念啤酒展現跨界合作魅力;新型脫澀技術則爲柿子產業注入新動能,有助穩定價格並提高農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