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車魚不只吃水母 農業部最新研究成國際首創
翻車魚不只吃水母,農業部最新研究成國際首創。(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最新研究發現,翻車魨科魚種不只吃水母,其食性比過去認知的要廣,除了水母,甲殼類與底棲物種也都有可能是他們的食物,而且不同種類也有食性上資源分配的情形,該項研究爲國際首次針對翻車魨科全科魚種進行食性探討,相關報告於2024年已刊登於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最新研究發現,翻車魨科魚種不只吃水母,其食性比過去認知的要廣,除了水母,甲殼類與底棲物種也都有可能是他們的食物。(圖/農業部)
水試所指出,全世界的「翻車魨科魚種」共有三屬五種,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硬骨魚類,而被漁民稱爲曼波魚的翻車魨科魚種,是臺灣東部海域常見的魚種,其中「矛尾翻車魨」佔了翻車魨科魚種漁獲的80至90%。
水試所表示,翻車魨廣泛分佈於全球熱帶至溫帶海域,棲息深度從海洋表層至1000公尺。根據漁獲紀錄顯示族羣數量有逐年下降情形,且該下降與其高混獲率有關,其中「翻車魨」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爲易危等級物種。
針對其食性研究發現,翻車魨屬魚種基本上以水母爲主食,並會在大洋中表水層中攝食其他物種;矛尾翻車魨以海樽類爲食,也會攝食底棲生物;而在波紋長翻車魨的胃中發現了甲殼類、魷魚等物種,但未發現水母。
透過水試研究,瞭解翻車魨食性與資源分配情形,幫助研究員知道翻車魨與環境獵物間的關係,而解析其食物的高密度分佈區域,便可標記出翻車魨的高風險棲息地,並建議延繩釣作業避開這些區域,減少混獲風險。未來可更進一步究明翻車魨科各魚種的生態及分佈等各項相關資料,以作爲未來漁業資源管理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