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最美鐵路:穿越層巒疊嶂巨龍,開啓川西發展新徵程

5月15日,由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舉辦的“發現最美鐵路・乘天塹雲梯,走四色川青”主題活動圓滿落下帷幕。當動車以時速200公里奔跑在川青線上,將成都平原與阿壩高原的時空距離壓縮至“兩小時通勤圈”,川青鐵路的意義早已超越交通本身——它是成渝雙城經濟圈向高原延伸的觸角,是遊客與自然對話的橋樑,更是鄉村振興與文化交融的紐帶。川青鐵路的成功運營,不僅改寫了川西高原的交通版圖,更構建起了連通“詩與遠方”的黃金通道,成爲西北與西南的經濟文化紐帶,帶動沿線人民奔向幸福、奔向富饒、奔向美好。

兩小時通勤圈,改寫川西時空的“高鐵魔法”。曾經,李白筆下“難於上青天”的蜀道,讓川西北的壯美風光與繁華都市隔山相望。而今,川青鐵路成都東至鎮江關段僅需55分鐘,成都至九寨溝、黃龍等景區最快1小時39分可達,松潘等高原地區正式融入成都“兩小時生活圈”。清晨在成都喝蓋碗茶,中午在松潘古城品藏式酥油茶,黃昏在九寨溝看五彩池的霞光——高鐵的“魔法”,讓詩與遠方觸手可及。

乘高鐵遊阿壩,從“小衆秘境”到“大衆嚮往”。阿壩州的九寨溝、黃龍、若爾蓋草原,曾是“舟車勞頓”的代名詞。川青鐵路通車後,遊客量激增。據相關統計,僅九寨溝景區接待量較開通前年度同比增長215%。鐵路沿線的三星堆站、茂縣站、黃龍九寨站,松潘站化身旅遊集散地,遊客可無縫銜接自駕遊體系,暢行“童話公路大地階梯”風景道,探索藏羌文化走廊與熊貓生態秘境,形成了一條當之無愧的“黃金旅遊帶”,使遊客擺脫了長途顛簸的疲乏,切身體驗到“一路隨遊”的輕鬆與舒適,將不斷推動沿線文旅產業發展態勢迎來新突破。

“川青黃金通道”,串聯城市與風景區的“發展引擎”。川青鐵路不僅是旅遊線,更是成渝雙城經濟圈輻射川西北的“經濟動脈”。它改善了川西北的交通條件,方便羣衆出行,讓更多的特產能夠走出大山,走向更廣闊的天地。一是“阿壩三寶”-犛牛肉、茂縣蘋果、花椒,搭乘動車“南下北上”,直達都市餐桌,物流成本大幅降低。二是遊客來了,農家樂、民宿熱鬧起來了,不僅提高了當地羣衆收入、居民的生活水平,還改善了出行條件,讓大家一起奔向幸福感新時代。這條鐵路更是一條“就業通道”,僅阿壩州就有多名少數民族青年穿上鐵路制服,守護家鄉鐵路,架起民族團結的“連心橋”。

川青鐵路的故事,是速度與情懷的交織,是發展與守護的平衡。當動車穿行於雪山與羌寨之間,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窗外流轉的風景,更是一個民族用鋼鐵與智慧書寫的時代詩篇。未來,這條黃金通道必將載着更多人的夢想,駛向共富與共美的遠方。(黃立維)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