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薇趨勢/川普經濟學vs.馬斯克政治學
川普經濟學 vs.馬斯克政治學。路透
川普重返白宮,美國政經局勢再次進入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短短數週,川普下達了一系列行政命令,重塑美國的經濟、貿易與外交政策。他的迴歸不只全面翻轉拜登政府的經濟政策,更再次挑戰了全球化浪潮。
與此同時,馬斯克也不再只是旁觀者,而是直接進入權力核心,擔任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部長。這位科技霸主過去遊走於政商兩界,如今選擇站在川普這一側,共同推動一場結合政治與科技的新型治理模式。
這場「川普經濟學」與「馬斯克政治學」的交鋒,將不只是兩位領袖個人意志的較量,更可能深刻改變全球資本主義的未來走向。
川普上任後,大幅調整美國的貿易政策。他宣佈對特定國家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試圖縮小美國的貿易逆差。此外,他還計劃之後分別對進口鋼鐵、鋁製品與汽車祭出新關稅政策。
除了關稅政策,川普政府還積極推動減稅與去監管化。他計劃再次削減企業所得稅,試圖激勵企業迴流美國,重振製造業。然而,這一策略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已被證實成效有限,許多企業並未真正迴流,而是選擇轉向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市場。
如今,川普仍堅信減稅與貿易壁壘能讓美國的經濟重新崛起,但這樣的策略是否仍適用於當前的全球經濟環境?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政策是否真正兼容馬斯克的全球化科技帝國?
與川普傳統的保護主義經濟學不同,馬斯克代表了一種新興的科技霸權。他的影響力不僅來自特斯拉在新能源領域的領導地位,更來自SpaceX在太空競爭中的重要角色,以及X(前Twitter)在全球話語權中的影響力。馬斯克的企業橫跨電動車、太空探索、人工智慧與社交媒體,能夠直接影響政策方向,甚至在某些領域超越了政府的影響力。
俄烏戰爭期間,馬斯克透過Starlink支援烏克蘭的通訊,影響戰局走向,這一行動本質上已經超越了企業的操作。
當川普向馬斯克伸出橄欖枝,邀請他加入政府,並賦予他「政府效率部」的領導權時,這並非單純的人事任命,而是科技霸權與政治強權之間的深度結盟。
設立政府效率部,表面上是爲了削減聯邦開支,提高行政效率,實際上可能成爲科技企業影響政府決策的關鍵平臺。馬斯克長期以來推動自動化與人工智慧技術,若他能夠影響政府的管理模式,未來美國的公共行政體系可能會出現更大規模的技術導向變革。
然而,馬斯克的全球化商業模式與川普的經濟民族主義之間存在根本的矛盾。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成功,來自於中國政府的支持與供應鏈的整合,而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直接打擊馬斯克的核心業務。此外,川普曾批評科技企業過度壟斷,若他的政策轉向反壟斷監管,馬斯克的企業王國將受到衝擊。這使得馬斯克與川普的合作充滿變數,雙方既可能相互成就,也可能因利益衝突而決裂。
這場「川普經濟學」與「馬斯克政治學」的對決,從本質上來看,是傳統國家權力與新興科技企業勢力的競爭。最終,無論是川普的保護主義迴歸,還是馬斯克的科技霸權崛起,兩者都反映了21世紀資本主義的新挑戰——當企業的影響力超越國家,未來的經濟決策權將掌握在誰的手中?
兩人交集的「美國優先」,短期可能沒有贏家,但長期獲益的,還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