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深大附中有大動作!

得語文者得天下?

得數學者得天下?

對於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來說,或許是得優質多元課程者得天下。隨着大學入學渠道多元化,高考裸考之外,競賽保送、強基計劃等已成爲優質高中、尖子生激烈競爭的“主賽場”。在深圳,坐擁優質生源和強大師資的頭部高中,也幾乎無一例外地將此作爲“再創輝煌”的着力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種舉措層出不窮。

龍年伊始,深圳傳統名校深大附中就放了個大招。2月22日,該校舉行2023級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課程啓動儀式,試圖通過課程這一“牛鼻子”,牽動學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作再上新臺階。

毫無疑問,這將是深大附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重大升級!

該校主持行政工作的副校長邊海峰介紹,深大附中自2019年開始一類自主招生並組建“拿雲創新實驗班”後,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作了許多新的探索。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更是舉全校之力,在課程、教材、師資、場地、經費等方面全力謀劃,並最終推出全新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深大附中副校長(主持行政工作)邊海峰

據介紹,即將在2023級拿雲創新實驗班啓用的深大附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課程,包括五大學科競賽課程和雅思課程,既着眼於學生的學科素養,亦重視其終身發展。

此外,課程的實施將更加紮實有力。深大附中副校長陳美英介紹,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課程將進入課表之中,在完成國家課程教學後,爲學有餘力的學生“開小竈”。爲了給學生提供更加堅實的學習保障,學校還爲創新班配備了覆蓋所有學科的“學科班主任”。

深大附中副校長陳美英

邊海峰進一步強調,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課程的實施,會充分尊重學生的意願和發展規律。高一會通過競賽、雅思等高端課程的開設,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術視野得到極大提升,表現優異的學生可藉此衝刺學科奧賽,獲得高校保送或提前錄取;高二的教育教學將着重衝刺各高校的強基計劃;高三則迴歸高考。“課程的設計充分考慮了與當前國家課程的並行,互爲補充,着力於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養的培養。課程的開設非常有計劃和梯度,就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最優發展。”

同樣基於這樣的理念,同時也得益於學校在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上的豐富經驗,深大附中在高端課程的初高中銜接上也有“殺手鐗”。邊海峰介紹,很多學生是到了高中才對競賽課程感興趣,但往往因爲沒有小學初中的競賽基礎而失之交臂。爲此,深大附中專門打造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初高中銜接課程。報考深大附中並被錄取的優秀初中畢業生,可以提前獲得學業上的支持。

2023級拿雲創新實驗班全體同學參加課程啓動儀式

當然,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強大的師資團隊。師資是課程實施的根本保證。爲此,深大附中組建了由校內+校外名師組成的強大競賽教練天團。僅僅是校內的名師就“金光閃閃”,一起來看一下↓

陳偉

劉爲基

雷紅濤

容升軍

趙金

高潔

楊帆

薛莉

蔡欽

塗斌

陳林

汪中明

張技

傅莘

梅雪

樑文文

黃澤冰

石藝霞

鍾曉欣

朱雲飛

陳亞瓊

田伊欣

王弦

2023級拿雲創新實驗班

競賽課程學科班主任

數學:王堯

物理:樑文文

化學:孫帥威

生物:黃澤冰

英語:梅雪

信息學:傅莘

事實上,作爲深圳歷史最悠久、學科最齊全高校的附屬中學,深大附中歷來注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在這方面耕耘已久、成果豐碩。

2019年深大附中首創基於中考成績的綜合評價高中自主招生錄取模式(“631”模式),2020年該模式被深圳市教育局採納並在全市推廣。學校將自主招生錄取的學生獨立編班,依託深圳大學雄厚的教育資源,共同探索“高中+高校”貫通培養、協同育人新模式,共同打造創新拔尖人才。

在師資支持上,深圳大學的47名院士,600名教授,700名副教授,1300名博士後以及200名訪問教授、24個學院及100多個專業,不僅能爲深大附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也能爲“拿雲創新體系”蓄力儲能。

深圳大學40週年校慶系列活動之重點生源中學校領導來訪活動

深大附中黨委書記劉爲基在深圳大學卓越生源基地頒獎儀式上發言

在課程資源上,深圳大學爲深大附中培養創新人才提供了八大資源:深大名師進附中、MOOC大學先修課程、MOOC大學專業先導課、荔園創新體驗營、荔園生涯團、衆創空間援建計劃、高考招生援助以及附中教師及管理骨幹培訓,讓附中學子在中學階段就得到來自大學的專業指導和學業支持,提前過上“大學生活”。

在培養模式上,深大附中與深圳大學共設創新教育基地,由深圳大學教授擔任附中創客導師,指導附中學生參加深圳市乃至全國的創新大賽,並開設課程,形成“高校+高中”培養創新人才的獨特模式。在深圳大學的機電與控制工程學院,就設立有深大附中創客實驗基地。深大附中師生可以組織爲單位,到深圳大學參加機器人課程的學習,並開展附中創新俱樂部夏令營和冬令營活動。

深大附中學子走進深圳大學探索科技前沿

在各方努力下,深大附中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也取得了輝煌成績。生物學競賽以廣東省第一名的成績爲深圳市奪得首枚國家級生物奧賽金牌。學校生物、物理、信息學、化學、數學等學科競賽成績突出,名列教育部、中科協全國高中500強榜單。近年已有20多名同學獲奧賽全國一等獎被保送或通過高校自主招生考入名牌大學。

廣東省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委員會胡慧建主任一行來深大附中交流

除了生物競賽,深大附中學子在多項全國性競賽活動中屢獲第一。僅2022-2023年,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中,該校斬獲一等獎9名,二等獎9名,三等獎7名,獲得一等獎數量爲深圳市第一,其中馮舒翼同學以廣東省第九名的成績進入全國決賽。在高科技創新方面,學校與加州大學、深圳大學、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機構合作,共建科創基地和實驗室,指導學生參加科創比賽,晉級全國賽項目數量名列全省前列。學生科技作品在全國機器人大賽獲全省第一、全國第八,吳道銳老師以總評分第一獲評廣東省“十佳優秀科技輔導員”,學校獲評“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創新團隊”“深圳市創新領跑學校”。

隨着全新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啓動和紮實推進,相信有着獨特優勢的深大附中還將創造更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