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持續完善職業生涯教育體系
面對產業升級和數智技術變革的挑戰,法國近年來通過法律政策驅動、學段有序銜接、技術創新賦能和多方協同支持,持續完善職業生涯教育體系,致力於爲學生提供全面精準的職業指導。
確立職業指導體系
法國通過法律政策確保所有學生無論社會經濟背景如何,都能平等地獲得職業信息、教育資源和發展機會。2015年,法國國民教育部推出“未來之路”計劃,明確職業指導要貫穿基礎教育至高等教育各階段。2018年,《自由選擇未來職業法》出臺,將職業指導納入國家戰略,確立了全週期的支持體系。2020年,法國推出“成功之繩”項目,大學與中學結對,由大學生擔任導師,爲初、高中學生提供持續性輔導、文化拓展和職業引導服務。爲進一步加強校企聯繫,去年9月,法國國民教育部要求在每所職業教育和培訓學校設立企業辦公室,其職責包括組織企業宣講和崗位體驗等活動,以提高職業指導的針對性。預計到2025年底,法國80%的職業教育學生將受益。今年1月,法國還上線“一生一實習”平臺,向學生和僱主開放,爲初中高年級和高中低年級學生提供實習崗位信息,保障學生獲取多樣化、高質量的實習機會。
法國職業指導注重學段貫通、分層指導。小學高年級階段,推行“職業探索”計劃,通過企業參觀、職場人士進校園等形式,幫助學生了解多樣的職業世界。調查顯示,法國推廣該計劃後,學生對職業種類的認識從20種增加至50種。初中階段,指導學生通過職業探索活動感受職場環境。去年11月,法國多地工商會組織“職業探索周”,學生走進物流企業和數字企業參觀體驗,與企業導師一對一交流,進而明確個人職業興趣和方向。高中階段,職業指導注重個性化。法國高中每年安排54小時職業指導課程,內容涵蓋職業認知、求職技能和實習體驗等。2024年6月,56萬名法國高二學生完成了爲期兩週的實習。貝爾福市一名參與實習的學生表示,她不僅學到了專業技能,還看到了日常不易察覺的幕後工作,這對其未來職業選擇至關重要。
改革職業指導模式
近年來,隨着人工智能應用的普及,法國職業指導的重點和方式也發生了變化。
一是利用數字技術提升職業信息管理和決策的效能。以法國高等教育錄取平臺Parcoursup爲例,該平臺與管理軟件自動對接,實現數據自動上傳,不僅提升了信息管理效率,還爲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職業選擇。今年1月,該平臺進一步升級,公佈了75%的大學畢業生統計數據,包括就業、繼續深造和創業等學生比例以及畢業生一年後的薪資水平、合同類型等信息,顯著提升了學生職業選擇的透明度。
二是通過數字創新項目拓展職業體驗邊界。如盧瓦爾河地區大區推出“職向巴士”項目,通過配備數字平板和虛擬現實設備的巴士進校服務,將職業體驗帶入校園,幫助學生探索與本地經濟需求相匹配的職業路徑。該項目已惠及超過10萬名學生。
三是藉助趣味應用激發學生的職業探索興趣。法國國民教育部支持開發的“GoOlecio”(一個增強現實應用程序),通過趣味互動的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學生用手機掃描身邊物品,就能瞭解製造、運輸和銷售這些物品的職業鏈條。例如掃描足球門,可關聯焊工、足球運動員、教練等職業。這種創新模式深受學生喜愛。
建立社會支持網絡
法國職業生涯教育的有序推進,得益於教育系統和多元社會力量的協同發力。
一方面,政府和學校重視信息平臺和師資建設。法國國民教育部設立國家職業信息和指導署,整合課程資源和工具,向學生、教師和家長提供權威、便捷的信息服務。同時,學校邀請教育心理學家和首席教育顧問,爲學生提供信息、心理評估和個性化發展服務。爲保障一線教師職業指導能力持續提升,法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還定期組織專題培訓,以增強職業指導實效。
另一方面,企業和行業協會積極參與職業指導活動。“開放工廠日”活動就是一個縮影。剛剛過去的4月,法國多地工廠面向中小學生敞開大門。通過實地參訪、技術講解和互動體驗,學生將課堂所學的數理化知識與工業現場相結合,形成了具體的職業期望。
歷經多年實踐,法國職業生涯教育的成效逐漸顯現。自2018年區域公共職業指導服務網絡建成以來,法國75%的地區實現了職業指導的常態化開展。學校層面,截至今年2月,“成功之繩”項目已落地超過1000個,促成850所大學與3600多所中學結對,約2.2萬名大學生參與其中。法國財政部官網曾刊發學者文章,分析了各教育階段職業指導和職業方向規劃的經濟影響。文章指出,有效的職業指導對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有過早期職業探索和實習體驗的學生,其畢業後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均有顯著提升。反之,若職業指導不足,會引發技能錯配和結構性失業等問題。未來,法國需要在職業生涯教育中提升信息透明度、優化資源配置,引導學生在選擇職業路徑時更具現實考量和前瞻性眼光。
(作者單位:首都師範大學。張夢琦系該校教育學院副教授。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4年度專項課題[AHBA24561]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5年05月08日 第09版
作者:張夢琦 郭亞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