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巴保險2024大調查:55%臺灣民眾認為現有保障不足
理財示意圖/ingimage
法國巴黎保險集團日前發佈「2024全球保障型保險消費者調查報告」,調查指出,隨着新冠肺炎疫情陰霾的遠離,與 2021 年相比,全球人們對生活裡不可預見的事情,其擔心程度略爲降低,但仍未恢復到 2019 年的信心水準;經濟損失仍然是全球主要關心的問題,其次則是網路安全;臺灣人民也表示關心健康問題及突發疾病對生活的影響。調查顯示,臺灣和全球對保障的需求都非常高,而信用保障保險已普遍被視爲能協助個人融資需求的解決方案。
世界各地面臨多種危機,特別是經濟危機和衝突。就全球層面來看,5位受訪者即有4位(80%)表示國際衝突、氣候變遷和購買力下降是特別令人擔憂的問題;在亞洲區受訪者最關心的則是失業問題。在臺灣,安全及健康仍舊是民衆最關心的議題,82%的受訪者表示關心「突發疾病」,其次爲「資料保護」和「事故」;此外,高達37% 的民衆則表示生活中最擔心發生的事,是自己或家人「罹患重疾」或「殘疾」。
調查結果顯示,臺灣民衆對於能擁有「更好的保障」的期待更加強烈,有着比其他地區更強烈的期待。僅6% 的臺灣民衆認爲自己的保障措施「非常全面」,顯著低於亞洲平均水平(17%)和全球水平(14%)。絕大多數臺灣民衆(約55%)都認爲當生活中發生無法預料的事件,包括失業、身故或健康因素而無法工作時,將無力維持自己或家人的生活水平。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臺灣民衆對於現有保障抱持較悲觀的看法,且弱勢感持續增加,普遍認爲並未受到「良好的保障」比例在2024年達到42%,相較2021年疫情期間高出6個百分點,也高於亞洲區域平均值(33%)。
2024 年,個人發展目標與生涯規劃再次成爲全球重點關注事項,也推動了融資活動、貸款數量與借款人數的成長,置產仍是民衆貸款的主要動機。調查顯示,全球利用貸款買房的人口比例已回覆到新冠疫情前的水準(69%,較 2021 年增加 9 個百分點),此外有更多人表示會想透過信用貸款來購車、修繕房屋、學習和醫療。
臺灣民衆貸款的主要用途爲置產(71%),與2021年相比增加9個百分點,其次爲買車(58%)、創業(56%)或修繕房屋(51%);然而,有四分之一的臺灣民衆表示遭遇每月償還貸款的困難,擔心未來無力償還抵押貸款或消費信貸,該數值與亞洲整體平均水準一致。
在此情況下,信用保障保險如:房貸壽險,即是一種能幫助人們在實踐個人目標與生涯規劃之際,又能以沉着穩健的姿態面對未來的保障型商品。調查結果顯示,雖有近6成的臺灣民衆表示知道房貸壽保險能帶來的效益包括「爲所愛之人提供保障」及「維持生活水準」,但實際購買過該類產品的人數比例僅22%,表示信用保障保險的認知性雖高,但實際上願意透過信用保障保險如房貸壽險,來轉嫁可能因意外而繳不出房貸的家庭風險的民衆比例仍然很低。
報告中也提到,每10位臺灣民衆就有8位在購買保險商品時曾至少遭遇過一項困難,並進而導致其放棄購買,高於亞洲平均值6個百分點。除了價格爲主要障礙之外,民衆希望保險商品設計能更加透明、簡單易懂,同時保障涵蓋範圍能更加全面(相對亞洲其他國家的期望更爲強烈),這也呼應了法國巴黎人壽之所以長期致力於推動「保險普及化」的企業使命。此外,臺灣民衆對於保險公司所提供的「預防性健康服務」興趣有限,10人中僅1人表示「非常有興趣」。
法國巴黎人壽臺灣分公司代理總經理葉晉嘉表示,此全球保障型保險消費者調查報告自2019年起,每二年進行一次,顯示法國巴黎保險集團對於信用保障保險的重視與承諾。透過持續進行研究調查,長期觀察及關注全球保險的消費行爲與模式的變化,不僅突顯我們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其調查結果對於未來保險商品的設計開發、消費者的行爲與需求,都有舉足輕重的參考價值。法國巴黎人壽作爲銀行保險合作伙伴及信用保障保險的全球領導者,已成爲「未來保險領航者」爲目標,以提供臺灣消費者更好的保險產品、服務及體驗。
法國巴黎人壽代理總經理葉晉嘉。法國巴黎人壽/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