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菸危害親子公園 檢舉取締難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曾發起意見調查,詢問「如果在公園遇到吸菸者,會如何處理?」,多達八成三的家長坦言選擇「帶孩子離開現場」。記者王駿傑/攝影

各縣市府近年積極打造親子公園,但二手菸害卻成親子揮之不去惡夢。不少家長反映檢舉抽菸不易,特公盟調查更發現,多達8成3家長面臨菸害會選擇「帶孩子離開現場」,形同制度空轉、家長快閃,建議政府師法國外,建立舉報與合理罰鍰制度等,守護公共遊戲環境。

新竹縣、市衛生局今年共接獲13件公園違規抽菸案,包含竹市護城河、新竹公園及孔廟前廣場;竹北市新泰公園、風車公園及AI智慧園區公園,都列爲稽查重點地點。桃園市衛生局今年受理16件、裁罰10人,稽查人員也坦言吸菸屬動態短時間違規行爲、裁處不易,會持續在熱點時段加強取締。

新竹縣市、桃園市幼年人口比例高,特色遊戲場逐年增加,但有家長抱怨,先前帶1歲半女兒到竹市親子公園遊玩,卻見到市府委外除草工班無視禁菸公告抽菸,弄得公園煙霧瀰漫,上前規勸卻遭工班領班挑釁,還回嗆「就抽根菸而已」;記者實地走訪公園,也見到有男子在遊具旁抽菸聊天。

中醫大新竹附醫家醫科醫師王鬱晴說,嬰幼童大腦、免疫和呼吸系統都還處於發展階段,若接觸到二手菸,易有下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機率、影響腦部發展等,也可能提高嬰兒猝死風險。

依照菸害防制法規定,公園屬於法定禁菸場所,民衆若發現公園有人抽菸,可向衛生單位檢舉。但實際裁處不易,有衛生局人員透露,部分民衆違規吸菸後即離開公園,即使檢舉人提供影像佐證,想查覈違規者真實身分很困難,就連衛生局人員也害怕跟民衆發生衝突,取締上心裡會有排斥感。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指出,不少家長也反映,即使主動拍照檢舉,等到警方或稽查人員到場時,吸菸者早已離去或已將香菸熄滅,導致舉證無效、執法困難。建議臺灣從立法、執法、教育與社區參與4大面向着手,建立合理罰鍰制度、加強教育引導,也要鼓勵家長與居民協助監督與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