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頻受虐 高雄平均數6都最高
去年全國30名兒少遭父母等家庭成員施虐致死,高雄就佔12人,且2014至2023年,高雄平均每萬名兒少有29.43人受虐,六都最高。示意圖。圖/AI生成 蕭育翰
至於北市,教育局去年試辦幼兒園工作記錄器上傳雲端,但僅有2園參與,也被批不足。
高雄平均每萬名兒少受虐數比全國平均值還高,議員郭建盟說,依衛福部保護司公開的兒少保護案件受虐人數,若納入人口數評比,以2019年至2023年5年平均,高雄每萬人有38.57名孩子受虐,2014至2023年10年平均,每萬人有29.43名。高雄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通報數近7年平均數,每萬人佔6.26人,六都第二,也高於全國平均。
郭建盟質疑,去年高雄12名兒虐死亡,其中嚴重虐待死亡6人、嚴重疏忽死亡2人、父母帶孩子自殺4人,「若社安網絡比人家密,爲何洪水風暴來襲時我們會攔不住?」議員陳美雅也說,受虐致死率是六都之首,高雄應完善通報與追蹤系統,強化社工敏感度訓練。
社會局長蔡宛芬說,高雄兒虐開案指標比中央寬鬆,希望及早介入避免憾事發生,2020年至2024年平均每萬人受虐數已從37.57降至31.52人。幾件重大事件後內部檢討,對脆弱家庭及保母部分有調整,考量不少第一線社工年紀輕、經驗不足,若評估指標達高風險,會要求每月探訪。
此外,很多社工因醫療背景不足,見小孩傷勢會聽信父母說詞,去年起市府和高雄長庚醫院合作,可透過電話諮詢、視訊或請醫師到案家協助判斷。
北市近年虐童案件也受關注,教育局去年起試辦公立幼兒園攝錄影音上傳至雲端統一保存,2所先辦理,存放時間從30日延長至90日,未來考慮全額補助。
議員簡舒培說,試辦動作太慢,未來若補助私幼自行找廠商,可能發生園方私自刪除雲端紀錄疑慮,若第一時間難掌握,就可能放縱狼師性侵或兒虐繼續發生。
教育局長湯志民坦言,目前僅2園速度確實慢,但起步仍須試辦,才能瞭解實際可能碰到的問題。
學前教育科長蔡曉青說,公幼由資訊教育科統一委請廠商協助;私幼則透過補助等措施,並會訂定相關辦法。目前公幼裝設工作記錄器,室外達100%、室內約53%;私幼有442間裝設,佔79.64%,但現行法規未強制要求雲端保存,只能採鼓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