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代表質疑「舉牌陳情」身分遭撤 臺中社會局迴應了
臺中市多名兒少代表1日控訴市府社會局片面裁撤兒少代表資格。(陳淑娥攝)
臺中市多名兒少代表1日控訴市府社會局片面裁撤兒少代表資格,質疑是否因去年底舉大字報當面要求盧市長留下來傾聽聲音,就遭社會局以粗暴手段噤聲,要求恢復兒少代表身分及權利;多位民進黨議員出面聲援,痛斥盧市府容不下兒少聲音。社會局指出,市府今年比照衛福部做法,以更加包容、多元及衡平的方式,保障參與條件相對不利的兒少族羣。
兒少代表黃芊睿等人表示,去年4月參加培力課程時,被社會局突然告知「兒少代表」身分被變更爲「兒少社區參與成員」,經詢問得知,社會局單方面裁撤第四屆兒少代表,且取消兒少代表參加會議的權利及提案權。
第三屆兒少代表康平皓質疑說,去年曾在會議上當盧市長面舉大字報陳情,希望市長傾聽聲音,是否因此造成第四屆兒少代表身分遭變更,被市府貼上不懂事、問題多的標籤呢?疾呼恢復兒少代表的身分及權利。
兒少代表表示,第四屆兒少代表透過網路發佈陳情書與連署書,短短1個月,已經有733位公民、26團體加入連署伸援,強調兒少做爲國家以社會未來的展望,應該被重視,發聲管道應該被保障,不應被以粗暴手段噤聲。
臺中市多名兒少代表1日控訴市府社會局片面裁撤兒少代表資格。(陳淑娥攝)
民進黨議員王立任、張家銨、黃守達、謝家宜、張芬鬱聲援說,盧市府以粗暴手段對待兒少代表,任期未到,就以一紙行政命令裁撤兒少代表,幸福城市卻容不下兒少聲音,要求恢復兒少代表應有權益。無黨籍議員吳佩芸說,市府兒少遴選產生方式不公開、不透明,就是黑箱作業,如今卻改制度由機關推派,是架空手法,令人憤怒及失望。
社會局指出,市府依《兒少權法》設置兒權會遴聘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2-4名兒少委員,但依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結論性意見,建議我國兒少代表應更具多樣性,特別是身障、原住民及年齡較幼的兒童,衛福部修訂兒少委員遴選機制,市府今年比照衛福部做法,以更加包容、多元及衡平的方式,保障參與條件相對不利的兒少族羣。
社會局強調,兒權會第8屆4名兒少委員的遴選,是以具有身障、原住民及國中年齡較幼等身分爲優先,未來將視實際執行狀況滾動修正,讓更多特殊處境兒少的聲音能夠被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