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代表權遭取消?中市府:遴選機制更多元
臺中市議員黃守達23日表示,市府無預警把「兒童及少年代表遴選計劃」改成「兒童及少年社區參與培力計劃」,片面沒收兒少代表提案權、剝奪兒少代表資格,擔心廢除青年議會惡例重演。(黃守達提供)
臺中市兒少代表制度已遴選至第4屆,市議員黃守達23日表示,今年有兒少代表發現,市府無預警把「兒童及少年代表遴選計劃」改成「兒童及少年社區參與培力計劃」,片面沒收兒少代表提案權、剝奪兒少代表資格,擔心廢除青年議會惡例重演。社會局指出,未排除兒少社區參與培力代表發聲的機會,而是採取更多元化的社會參與機制。
黃守達今於議會臨時會上臨時動議指出,臺中市府過去爲重視兒少意見及需求,並提升政策提案能力與機會,建立兒少代表制度,已經遴選至第4屆;但今年卻兒少代表發現,市府無預警把「兒童及少年代表遴選計劃」改成「兒童及少年社區參與培力計劃」,甚至有代表開會時直接被社會局告知「已非兒少代表,而是社區參與成員」。
黃守達補充,兒少代表計劃改成兒少社區培力計劃,兩者在權利義務上有明確不同,兒少計劃之目的明確指出要「增進兒少政策提案能力與機會」、「重視兒少意見及需求,作爲兒少福利政策推動之參考」;在權利與義務上,更明定參與會議時有發言、提案、表決之權,且可以蒐集兒少意見在兒權會上代表發言。
黃守達補充,但「兒少社區參與計劃」皆刪除上述既有權利,且不管在目的或權利義務上,都是以課程、參訪交流爲主,無法進一步參與市府政策的形成,更遑論對議題政策發表意見。第4屆兒少代表任期爲2025年1月1日至116年12月31日,即便要變更計劃內容,也應該待任期結束再議。
黃守達批評,如此暴力剝奪兒少公共參與的權利,根本就是盧市府「廢除青年議會2.0」,難道自稱媽媽市長的盧秀燕市長,現在開始害怕兒少的聲音了嗎?
社會局表示,市府依據《兒少權法》設置兒權會,遴聘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2至4名兒少委員,因過往兒少委員有年滿18歲仍續任現象,且因遴選方式過於單一,市府重新檢討遴選制度,由教育、社政、原住民等主管機關及社福團體,推薦身障、原住民及國中小等年齡較幼的兒童,以更加包容、多元及衡平的方式,保障參與條件相對不利的兒少族羣。
社會局強調,並未排除兒少社區參與培力代表發聲的機會,而是採取更多元化的社會參與機制,他們除了參與社區事務,相關局處研議與兒少相關政策時,也可邀請與會提供意見,讓兒少表達意見的管道不限於兒權會,而是能將參與視角拓展至更多公共政策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