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不宜內容有管制破口 郭昱晴:演算法應受第三方審查
立委郭昱晴呼籲演算法應受第三方審查。聯合報系資料照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22日審查NCC委員提名名單,立委郭昱晴指出,現今兒童已不再是看電視長大的一代,其資訊來源與社交活動主要集中於抖音、YouTube、IG等短影音平臺,這不僅影響其識讀能力,也引發家長普遍擔憂。
郭昱晴表示,NCC對電視臺有明確分級與罰則,但網路平臺僅靠業者自律,甚至只有警語提醒。像抖音這類跨國平臺在臺灣無實體據點,法規難以約束。根據iWIN去年統計,申訴案件中高達六成以上被判定「未違法」,但這些內容明顯不適合兒少,卻無法可管。
郭昱晴提出三點疑問,針對「沒違法但不該讓孩子看」的內容,是不是要有一套針對灰色內容的明確指引或管理標準?跨國平臺是否應在臺灣設立具法遵責任的實體?演算法是否應受第三方審查?
NCC委員被提名人黃葳威表示,年齡層不同,使用網路平臺的動機也不同。年齡低的看流行短影音,國高中則會查考試資料。過去IWIN會希望分級、分齡,讓小學或學齡前孩童上媒體識讀教育,家長也一起關心。她本身也是媽媽,在孩子小時是綿密控制的,但現在要做到很困難。
黃葳威提到,她很贊成委員所提,讓META、GOOGLE有設法務。要讓臺灣呈現民主開放,同時保護兒少,希望跨部會與教育部、衛福部共同關心。
郭昱晴也提出政策建議:第一、針對「未違法但不當」內容,訂出明確標準;第二、將對孩子身心有害的內容定義並納管;第三、要求境外平臺在臺設實體或代理單位,落實法規;第四、演算法透明化,公開兒少保護機制,接受第三方審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