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骨症候羣」讓她劇痛難行走 靠AI揪嚴重骨鬆、多處微小骨折
▲三總首創 AI 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引領腎臟醫療新紀元記者會。(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67歲呂女士因爲腎臟外傷導致慢性腎衰竭,20年長期透析併發嚴重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前年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卻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羣」。全身骨頭劇烈疼痛,甚至不能站、不能走,用止痛藥也沒效果,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後續透過三總腎臟內科團隊研發「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快速判讀骨質病變嚴重度,確認是嚴重骨質疏鬆。
根據健保署統計,臺灣目前洗腎人口超過9萬人,數據仍居高不下;三軍總醫院今日舉辦記者會,腎臟內科主任宋志建領導團隊發表全臺首創的「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提升照護效率同時改善病人體驗與安全。
呂女士就是透過AI系統預測骨質疏鬆,得以接受精準治療。收治個案的腎功能室主任許舜能分享,那時呂女士已經完成手術,相關數值顯示都恢復良好,但術後卻發生持續性餓骨症候羣之低血鈣與低血磷症,全身骨頭痠痛、咳嗽時更痛;使用止痛藥也還是會痛。
三總團隊運用數位醫療中心AI-CXR骨密度預測系統分析胸部X光,發現病患骨密度僅 T-score-3.4,屬於嚴重骨質疏鬆,進一步骨骼核子醫學影像掃描顯示肋骨多處「肉眼看不見的微小骨折」與髖部恥骨骨折。
後續再透過「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AI輔助診斷與個人化治療規劃,團隊選用最新雙重作用骨鬆藥物,結合含磷鈣片與維生素D補充,三個月後病人骨密度由-4.2提升至 -2.5,骨頭疼痛完全消失,不再需要止痛藥,現在也已經恢復行走,生活品質大爲提升。
▲三總腎功能室主任許舜能分享 AI 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圖/記者洪巧藍攝)
「透析患者一旦發生髖骨骨折,十年死亡率幾乎高達100%」許舜能指出,慢性腎臟病人骨折風險是一般人至少2.58倍以上。分析原因,腎臟功能受損會影響人體制造維他命D,進而導致鈣質不足,血鈣偏低,身體爲維持血鈣平衡,副甲狀腺就會從骨骼中提取鈣質讓骨密度降低、引起骨質疏鬆。
許舜能表示,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結合醫院HIS、AI決策輔助系統、非接觸式生理監測等平臺,讓透析資訊無縫串聯、即時共享;並且可從APP數據追蹤,以病人生命徵象跟檢驗數據爲基礎,整合開發AI智能警示高風險病人系統,即時預測血鉀異常、貧血或骨質疏鬆等高風險事件,提前預防併發症。
許舜能補充,醫護可透過行動裝置進行查房、簽章與醫囑執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與病人安全;患者與家屬也可以使用系統架構下的手機APP隨時查看全年透析趨勢、接受個人化衛教與遠距監護,落實「自我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