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條跨城軌交迎來新進展 深圳都市圈加速融合

早上在深圳喝早茶,中午到東莞吃美食,傍晚去惠州看日落……在粵港澳大灣區,深圳都市圈的“同城化”正在快速推進。近段時間以來,隨着連接深圳、東莞、惠州的多條軌交線路取得標誌性進展,三地“1小時交通圈”進一步成型,深圳都市圈融合發展持續推進。

近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深惠城際大鵬支線龍坪1號工作井至龍坪2號工作井區間右線盾構隧道成功貫通。項目全線累計完成5853環,完成率超85%,爲後續全線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爲深圳東部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的快速聯通注入強勁動力。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郭子平近日表示,目前深莞兩地正推動3條跨市地鐵項目,深圳地鐵10號線東延、11號線北延與東莞3號線銜接、6號線支線北延與東莞1號線銜接,建成後可實現深圳市與東莞的鳳崗、松山湖、濱海灣新區等地軌道連通。

此外,深圳近期發佈的城際軌道規劃中,11條跨市線路(如穗莞深、深大城際)正加速建設。由中鐵建工集團承建的深圳機場東站也正在建設中,深江鐵路、廣深第二高鐵、深大城際鐵路以及多條地鐵等將在此交匯。

值得注意的是,東莞和惠州的“臨深片區”一直是深圳投資者關注的地方。對於居住在臨深片區的人來說,深莞、深惠地鐵和城際等交通接駁可謂是“大禮包”,“雙城生活”將更加便捷。

自粵港澳大灣區和都市圈相關規劃提出以來,軌道交通的建設和規劃變化似乎最爲明顯,相關利好消息不斷釋放。隨着都市圈規劃出爐,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經濟的輻射範圍將擴大,進一步向周邊城市延伸。

有分析人士表示,隨着高鐵、城際、地鐵等交通項目的快速推進,城市交通、產業和居住將圍繞軌道交通站點進行佈局,集中在以站點爲圓心,半徑爲1000米的範圍內,城市呈現疏密相間的形狀。軌道的延伸將改寫產業邏輯,重塑產業新版圖。例如,深圳地鐵6號線支線貫通後,松山湖不僅承接深圳技術外溢,更可依託東莞製造基礎打造“深圳研發+東莞中試”閉環。大科學裝置與深圳光明科學城共享實驗資源,創新鏈在軌道上高速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