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跨市地鐵 加速都市圈同城化

又有多條「跨市地鐵」要來了!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圳與東莞將有3條地鐵線路實現銜接,連接深圳與惠州的地鐵線路也在謀畫,包含三市的深圳都市圈正朝着「同城化」方向發展。

新華社報導,深圳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日前表示,目前深莞兩地正推動深圳地鐵10號線東延、11號線北延與東莞3號線銜接,6號線支線北延與東莞1號線銜接,建成後可實現深圳與東莞的鳳崗、松山湖、濱海灣新區等地軌道聯通。

深圳是大陸重要的科創中心城市,而東莞則是製造業重鎮,兩地之間日均有百萬人次通行。三條跨市地鐵不僅將給更多穿行雙城的市民帶來「同城生活」便利,也將重構深圳都市圈的空間邏輯和產業邏輯。軌道交通如同輸送養分的毛細血管,將深圳的創新動能持續注入東莞的製造肌體。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大陸的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珠海等9座城市,其中大陸9市大致分屬於廣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和珠西都市圈,日均出行量超600萬人次。

早上在廣州喝早茶,中午到佛山吃順德菜,傍晚去惠州看日落…在粵港澳大灣區,廣州都市圈的「同城化」正在快速推進。

2024年5月,廣佛南環、佛莞兩條城際正式開通運營,與已開通的佛肇、莞惠城際實現首尾相連、四線貫通,形成一條橫跨廣州、佛山、東莞、肇慶、惠州5座城市的交通大動脈,實行「站站停+大站快車」的公交化運營模式,並被納入最新的廣州地鐵運營圖,被譽爲粵港澳大灣區「最長地鐵」——「灣區1號線」。

「以前從佛山家裡到廣州的公司,每天往返5個多小時。現在我的通勤時間縮短了一半還多,又快又舒服。」家住佛山的謝先生切身感受到了「同城上班」的便捷和幸福。

事實上,大陸的大都市圈正在進入「跨市地鐵」時代。由地鐵、公交化運營的城際鐵路、高效換乘的綜合性交通樞紐等元素共同構成「跨市地鐵」交通網絡,讓大都市圈內的居民「跨市如跨區」,也助力人才、資本、技術等市場資源要素暢通。

早在15年前,大陸第一條跨市地鐵——廣佛地鐵就已開通運營;上海地鐵早在2013年就已開向江蘇崑山;北京與河北「北三縣」的跨市地鐵正在建設中。大陸已批覆17個國家級都市圈,在各自規畫中,「1小時交通圈」成爲不少都市圈目標。

深圳都市圈的「跨市地鐵」也近期頻繁傳來利好消息,深圳近期發佈的城際軌道規畫中,11條跨市線路(如穗莞深、深惠、深大城際)正加速建設。

各都市圈內部「同城化」進程加速的同時,都市圈之間的流動也變得更加順暢。

由中鐵建工集團承建的深圳機場東站正在建設中,規畫車場規模6臺14線,深江鐵路、廣深第二高鐵、深大城際鐵路以及多條地鐵等將在此交匯,旅客上樓可搭乘飛機,下樓可換乘高鐵和地鐵,所有中轉最快可在5分鐘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