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響應消費貸貼息,利率能降多少?部分省市已有先例,能“抄作業”嗎?
近日,包括大行、股份行在內的多家銀行紛紛發聲,響應7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部署實施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與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多家銀行表示將優化辦理流程、簡化手續,確保國家政策紅利及時惠及消費者。
新政具體執行細則仍有待披露,不過記者注意到,此前四川、重慶、杭州餘杭區等地已有開展個人消費貸貼息的先例,從實踐來看,各地有所差異,貼息標準則多在1.5%左右。
多家銀行響應消費貸貼息
7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實施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與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會議指出,對個人消費貸款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進行貼息,有利於通過財政金融聯動的方式,降低居民信貸成本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融資成本,更好激發消費潛力、提升市場活力。
8月以來,大行、部分股份行等多家銀行紛紛發聲予以響應。工行表示,正在依法依規、積極有序推進個人消費貸款與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的組織實施工作,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優化辦理流程,簡化辦理手續,推動政策儘快實施。
農行表示,將積極部署政策落地實施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貼息政策精準高效傳導至千企萬戶,助力降低居民消費信貸成本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融資成本。
建行年初在金融系統內率先啓動實施消費金融專項行動,該行表示,將切實做好個人消費貸款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的傳導落實,讓消費市場參與方更加便捷地獲得國家政策紅利,激發消費潛力,提升市場活力。
交行已研究制定了《支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共提出六大行動、35項具體措施,推出個人貸款整體品牌“交銀惠貸”,加大對以舊換新、汽車、家電家居、文旅健康、餐飲零售等重點消費領域的支持力度。該行提及,以數字化手段和創新金融產品支持提振消費,更好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精準滴灌經營主體金融需求,讓政策紅利充分惠及各類主體。
郵儲銀行稱,將發揮遍佈城鄉的網點網絡優勢,切實降低城鄉居民消費信貸成本,全力確保國家政策紅利及時、便捷、高效地惠及廣大消費者。
光大銀行表示,將持續優化金融服務和保障措施,合理簡化辦理手續,推動政策儘快精準落地;同時做好嚴格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防控消費金融風險,全力確保國家政策紅利及時落地,更好發揮財政資金對提振消費的槓桿作用,促進惠民生、促消費有機融合。
東北證券銀行研究團隊認爲,對消費貸款的財政貼息,如果期限拉得足夠長,可以達到降低真實利率、弱化儲蓄動機、增加當期消費的政策目的。此外,這也利好銀行基本面。“在目前貼息政策下,銀行可以在不追尋下沉客戶的同時,實現消費貸規模的上量,從而拉大分母,緩和不良率。增加的收益可以用來處理存量零售不良貸款。”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高政揚表示,推進貼息政策落地,銀行可以從以下方面發力:精準對接政策導向與市場需求,圍繞重點消費場景和服務業細分領域設計貼息產品,明確貼息後利率、額度、期限等核心要素;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適當簡化申請流程,降低居民及小微企業的獲取門檻,並通過數字化服務提升辦理便利度;加強跨部門協同與政銀聯動,建立貼息資金穿透式監管系統,防範套利風險,同時配合做好貼息資金的核查和臺賬管理,保障資金使用透明高效。
部分省市已有貼息先例
貼息政策的具體執行細則仍有待披露,不過記者注意到,此前已有部分省市開展個人消費貸貼息的先例。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在研報中提及,2024年來至少有四川、重慶、杭州餘杭區3地開展個人消費貸貼息,其中四川實施時間早(2023年9月開始,延續至今)、範圍廣(全省範圍)。
以四川爲例,四川省財政廳聯動省級相關部門分階段實施消費信貸貼息政策,對銀行機構向省內居民發放的1年期及以上,貸款用途爲汽車購置、電子產品、住房裝修、家電傢俱耐用品4類商品線下消費貸款,財政部門按照年利率1.5%、單筆不超過3000元給予居民1年期一次性貼息,有效發揮提振全省消費需求作用。
從執行流程來看,符合條件的消費貸款,借款主體需要向銀行提交申報材料,銀行審覈後向所在市(州)財政部門提出申請,待財政部門審覈後,再報送人民銀行市(州)分行審覈。對通過審覈的消費貸款,由當地財政將資金劃撥給經辦銀行。
據四川省財政廳官網4月8日披露,相關政策實施以來,全省已兌現財政貼息資金超5800萬元,支持省內銀行機構發放消費貸款41.1億元。
記者注意到,已開展消費貸貼息的地方實踐各不相同。比如,四川限定購買的商品品類,爲汽車、電子產品、住房裝修、家電傢俱4類;重慶限定購買的商戶,需在限定的家裝、家電、傢俱、廚衛行業領域商戶定向消費,便可享家裝廚衛消費品以舊換新消費貸款貼息;杭州餘杭區對申請人羣有所限定,從低保邊緣戶到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萬元的家庭。
此外,各地貼息標準多在1.5%左右,如四川省爲1.5%,重慶市初始標準爲1.5%,後提升至2%,杭州餘杭區爲不超過1.5%。
貼息資金則多由省、市按照不同比例來承擔。比如四川貼息資金由省與市縣按8:2比例負擔,杭州市餘杭區的財政貼息由省級財政承擔60%,區級財政承擔40%。
“此次政策通過財政金融聯動精準發力,雙向疏通消費堵點,既降低個人消費信貸成本,提高消費意願和能力,又可緩解服務業經營主體流動性壓力,增強供給端韌性。政策以‘貼息’爲槓桿,能夠撬動需求與供給的正反饋循環,進一步提振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高政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