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策略轉變 ?日媒:川普擬下半年率CEO團訪中

美國總統川普傳下半年訪中。圖爲川普27日在白宮新聞簡報室接受媒體提問。美聯社

日經亞洲廿八日報導,美國官員正制定總統川普下半年訪問中國大陸的計劃,數十位企業執行長(CEO)組成的代表團將隨行。

此行可望類似川普五月的中東行,當時有卅多位企業領袖陪同訪問沙烏地阿拉伯,敲定逾兩兆美元(臺幣約五十九兆元)的協議。

參與訪沙行程的CEO包括特斯拉的馬斯克、黑石集團的蘇世民、貝萊德集團的芬克、OpenAI的奧特曼、輝達的黃仁勳、帕蘭泰爾技術公司的卡普及亞馬遜的賈西。

川普廿六日甫宣佈,美中已籤貿易協議,但未多做詳述。該報導說,這反映出美國對中態度已有所轉變,從不斷升高威脅來迫使對方立刻做出讓步,到轉向管控談判的階段,以實現長期的去風險化。即改以對中的去風險化來逐漸取代美中的全面對抗,成爲川普第二任新的對中策略。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廿八日聲明,中國和美國已就中國稀土出口、美國對中出口管制達成「補充諒解」。在稀土元素出口部分,中方將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美方則將相應取消對中採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另外,美國財長貝森特的幕僚一直提議,取消拜登政府對中的部分出口管制,作爲與中國談判的籌碼,以交換中方答應放寬稀土元素、磁鐵的出口許可。該目標不是使美中全面脫鉤,而是達到管控的去風險化,藉由制度性的對話,管控對美國而言關鍵的供應鏈風險,以在五至十年間降低對中依賴,取代美國過去的短期施壓策略。

美國國務院六月初開始聯繫擁有「中國經驗」的企業高層,就川普第二任首次的中國行諮詢意見,甚至連喝茶禮儀等文化差異的小細節也不放過。這一連串動作顯示,貝森特的中國觀是川普政府中的主流。他十二日在聯邦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作證時表明,美中目標其實互補。

但有消息人士指稱,尋求美中共同實現「又大又美再平衡」的貝森特,跟美國對中鷹派要角、國務卿魯比歐間出現權力鬥爭,即川普政府內部在對中政策上似乎並不一致。貝森特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五月在瑞士日內瓦會談後不久,魯比歐同月就宣佈將與美國國土安全部合作大力撤銷中國留學生赴美簽證的新政策,使貝、魯間的緊張升高。

因此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在香港文匯報解讀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五日和川普通話時才明言,「校正中美關係這艘大船的航向,需要我們(親自)把好舵、定好向,尤其是排除各種干擾甚至破壞,這尤爲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