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向陽喬木:當編程像聊天一樣簡單,但價值遠超你想象 | MindCode 閉門會第16期精華
核心動機與未來趨勢:爲何要學 Vibe Coding?
向陽喬木:掌握AI編程(Vibe Coding)正成爲一項新時代的基礎技能。如同汽車駕駛在幾十年裡從專業崗位(還有編制)普及爲基本能力,Coding的門檻因AI而大幅降低,未來將惠及更多人。
Vibe Coding 的核心價值在於納瓦爾說的:利用代碼(Code)和媒體(Media)這兩個新時代的強大槓桿。
AI讓普通人也能通過創造產品來服務大量用戶,從而將個人時間轉化爲巨大價值。這就像保羅·格雷厄姆的“修門”隱喻:互聯網世界充滿了未被滿足的需求(“漏風的牆”),而掌握AI編程能力的人,就能成爲那個發現並解決問題的“木匠”,創造出實際價值。
關於入門路徑與核心心法的討論:
對於非程序員,入門Vibe Coding主要有兩種觀點,但最終導向統一的實踐哲學:
建議先了解基礎編程邏輯,避免只能做簡單的展示頁。
建議直接從解決自身真實需求的項目入手,在實踐中“倒着學”,遇到不懂的概念(如數據庫、前端)時,立即向AI請教。
最佳路徑是直接開始創造,以解決實際問題爲導向,而非“先學再做”。開發中遇到的坑是學習的必經之路。
初學者應從簡單的展示性網頁、小工具或改造現有網頁(如通過油猴腳本)入手,避免初期受挫。目標是創造第一份價值,而非等待完美的工具。
入門時無需配置複雜的開發環境,可以直接在Claude、Deep Seek等AI的聊天框中生成代碼,專注於實現功能。
關於AI編程的爆發點?關鍵工具?
向陽喬木:AI編程能力的真正爆發始於Claude 3.5的出現,此後相關工具大量涌現,使得AI輔助開發變得切實可行。
bolt.new ,通過自然語言提示即可快速生成網站,適合快速驗證想法。
油猴 (Tampermonkey) 是低成本注入代碼、改造網頁的利器。
使用 Cursor,或 Claude Code,或 Augment ,尤其後者體驗不錯,它提供更長的上下文空間,更好地發揮大模型(如Claude)的工程能力。
優先選擇Claude系列(特別是3.5及之後版本)在代碼生成方面表現出色。
嘉賓現場上手演示:我是怎麼Vibe Coding的(甚至是怎麼翻車的)。
1. 演示:簡單Web工具開發
該工具完全通過自然語言在 bolt.new 上生成。具備活動管理、獎品批量導入、中獎率設置等後臺功能。傳統團隊開發需數週,而AI輔助下可極速完成。
解決普通人無法方便分享AI生成的HTML/Markdown代碼的痛點。用戶粘貼代碼即可生成一個公開的網頁鏈接。
2. 演示:瀏覽器腳本與插件開發
在公衆號編輯器增加按鈕,一鍵複製符合個人風格的AI繪畫提示詞,提升作圖效率。
解決手動複製網頁標題和鏈接的繁瑣。單擊複製“標題+鏈接”,雙擊轉換全文爲Markdown。
針對排版不佳且不易鼠標複製的網站,按快捷鍵即可進入簡潔、可複製的閱讀模式。
3. 插播一條:高級提示詞工程 (元提示詞)的方法
創建一個用於生成其他高質量、專業化提示詞就叫“元提示詞”。
通過“元提示詞”先生成一個“3D遊戲製作專家”的Prompt,再用這個新Prompt指導AI,成功生成了可交互的3D模型(如北京四合院)和HTML版的“雷電”小遊戲,展示了AI在未知領域生成高質量代碼的能力。
4. 複雜桌面應用開發(Vibe Coding能力上限展示)
向陽喬木:爲解決我自己在公衆號創作流程中的痛點,我開發了一款集素材收集、編輯、發佈於一體的桌面筆記應用。
瀏覽網頁時,通過快捷鍵即可靜默收藏選中的文本或截圖到軟件內。
通過拖拽方式對素材進行排版創作。
支持一鍵複製爲公衆號格式,或直接發佈爲公開網頁,並能導出爲長圖或PDF。
內置AI生成標題、模型參數自定義等功能。
AI協同開發模式與技術實現
向陽喬木:上述這款複雜桌面應用的開發過程充分展示了人與AI協作的新範式,整個過程都是跟 AI 聊出來的。
Electron (用於構建跨平臺桌面應用)。
Puppeteer (用於高質量地生成PDF和圖片)。
Git 用於隨時回滾錯誤修改,相比傳統開發,Git 在 Vibe Coding的重要性還要再高 10倍!因爲哪怕 跟上次同樣的prompt,AI 寫的代碼也會完全不同,更不要說你還不一定看得懂。
先用自然語言讓AI生成產品需求文檔。
將需求文檔交給AI編程工具(Augment)生成第一版代碼。
通過對話向AI描述Bug或新需求(如“幫我實現自動上傳到圖牀”),AI提供解決方案,人進行測試和決策。
當代碼文件變得複雜時,利用AI的長上下文能力對其進行掃描和拆分。
向陽喬木:人的價值在於做出關鍵決策(技術選型、方案評估)、進行細緻的UI佈局描述、以及承擔最終的測試和調試工作。
全場討論:關於Vibe Coding 的挑戰、反思與總結。
(完)
*會上所有人說的都是錯的。
*以上總結由Claude完成,幾乎沒有修改,如果你覺得不對,那一定是AI錯了。
and
文兄是誰?
科技領域連續創業者(目前在AI+心理領域),中美3家AI公司的CEO心智與戰略教練,原阿里巴巴早期移動端核心產品負責人。未來一段時間,也許你關注的某些重要的AI產品,或某些備受關注的項目融資,背後就有他身影。
MindCode是什麼?一個剛剛決定寫點好東西的、很小衆的公衆號。日常發短篇,偶爾有深度長文。關注:AI、腦科學、心理學、創業等。由於在幾個關聯領域都有很深入思考,關注者中不乏頂級牛人,比如xxx和xx。
AI時代,讀他人之未讀對你很重要。關注併發送“1”可加討論小羣,還可參加“讀完週報再來聊聊”的閉門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