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衝基金四處招人,大踏步進軍亞洲電力市場

彭博社發現,對衝基金加入了亞洲電力交易人才的爭奪戰,他們進軍該地區日益活躍和動盪的電力市場,旨在抵消主要大宗商品利潤下滑的影響。

近年來,疫情、俄烏衝突以及隨後的危機導致能源供應嚴重中斷,也爲貿易公司和對衝基金帶來了暴利。隨着全球動盪性質的變化,交易員們開始將目光投向別處。在亞洲,這越來越多地意味着電力。

“對衝基金在招聘大宗商品交易人才方面非常活躍,”新加坡招聘公司 Kerry Consulting 的執行董事、該公司能源和大宗商品業務負責人 Ailing Huang 表示。“他們會根據波動性以及市場更活躍的地方來選擇人才,其中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亞的電力市場。”

澳大利亞擁有一個龐大且成熟的電力市場,參與者相對較少,爲新進入者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然而,該市場也更具不可預測性,存在電網限制、老舊燃煤電廠的頻繁停電以及可再生能源產量高企的時期,這些因素甚至會導致電價出現負值。

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電力價格的30天曆史波動率(衡量與過去平均值的偏離程度)去年接近500%。相比之下,歐洲天然氣的價格波動率僅爲78%。

與此同時,日本期貨是歐洲能源交易所(全球最大的電力交易所)下增長最快的電力合約。儘管其交易量仍遠低於德國等成熟的市場,但根據該交易所的數據,日本的衍生品合約交易量去年增長了四倍。

實物交易也很重要。日本的電力市場於2016年實現自由化,並自此吸引了衆多尋求獲利的參與者。隨着綠色能源的增加以及圍繞核電站重啓的不確定性,市場動態足夠吸引交易商。

“儘管能源市場面臨諸多地緣政治事件,石油——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的天然氣——的波動性正在降低。這促使投機者將目光投向其他領域,”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ep NV)在新加坡的商品策略主管沃倫·帕特森(Warren Patterson)表示,“電力市場提供了這種更高的波動性。”

雖然亞洲的電力市場不如歐洲那樣成熟和互聯互通,但澳大利亞和日本被視爲企業涉足更廣泛地區市場的兩個切入點——許多企業已經在新加坡增加了新的業務佈局。

爲了吸引有限的、具有行業經驗的求職者——在日本市場的情況下,還要求能夠說英語——基金公司正在提供豐厚的基本工資。部分原因是,由於獎金仍然與投資組合規模掛鉤,而電力行業的投資組合規模通常較小,尤其是在日本,因此基本工資的提高是對較低獎金的補償。這是根據參與填補交易和投資組合管理職位的候選人和招聘人員的說法得出的結論。

“人才短缺,”Kerry Consulting的黃先生表示,“在傳統能源商品領域有很多專業知識,但在電力交易方面卻存在人才短缺。”

據知情人士透露,Jain Global 去年年底在新加坡聘請了投資組合經理 Liam David,負責亞太地區電力市場的交易。知情人士說,這位前丹麥銀行交易員參與了澳大利亞電力市場的交易。David 沒有迴應置評請求,而 Jain 表示不予置評。

今年早些時候,Citadel 聘請了摩根士丹利三菱日聯證券公司前日本大宗商品銷售主管 Hironao Sakata 負責其在那裡的電力業務。該基金去年收購了一家當地公司,以擴大其在日本的大宗商品業務。

據知情人士透露,Balyasny Asset Management 位於新加坡的天然氣和電力團隊正在尋求增加投資組合經理,而業內同行 Qube Research & Technologies 也在爲澳大利亞電力市場招聘人才,其他知情人士表示。 Balyasny 和 Qube 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拒絕置評。

交易商 Vitol Group、華爾街巨頭高盛集團和丹麥交易公司 InCommodities A/S 等公司最近獲得了在日本交易實物電力合約(不同於現金結算的金融期貨)的許可。

同樣在日本,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買家 Jera Co. 與全球能源巨頭法國電力公司交易部門的合資企業上個月表示,將合併和整合兩家公司的日本電力業務,一支由 50 人組成的團隊將在東京開展業務。

“日本電力交易爲整個能源價值鏈的優化和靈活性提供了機會,”Jera Global Markets 首席執行官 Justin Rowland 表示。“由於我們交易的大部分燃料都運往日本,這個市場對我們很重要。”

想參與閉門研討活動

和線上產業微信羣

請註明公司、職位

添加微信:shizhicyy

視知產研院聚焦科技和新能源

微信公號已有100萬+高質量粉絲

添加微信:ishizh_business

加好友請註明合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