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央行警告:市場“進一步大幅調整”風險非常大,對衝基金面臨巨大的保證金追繳
在特朗普掀起全球關稅風暴後,英國央行警告稱,市場進一步大幅調整的風險仍然很高
英國央行金融政策委員會在週三公佈的4月4日與4月8日會議紀要中明確指出:
英國央行同時強調,不確定性正在加劇,壞事發生的概率和後果都在放大。那麼,英國央行到底在擔心什麼?
對衝基金的“槓桿雷”
其實早在去年,英國央行就曾展開系統性壓力測試,涵蓋投行、保險公司、中央對手方、對衝基金、資管機構及養老金體系。結果顯示,在危機時刻,對衝基金、資產管理公司和養老金可能準備不足,易受到衝擊。
部分對衝基金在特朗普宣佈新關稅前已主動減倉,波動中所受影響相對較小,但這並未消除英國央行的擔憂。英國央行特別警示,英國國債市場中槓桿交易策略的使用正在上升,已構成潛在風險。
數據顯示,英國對衝基金在國債市場的淨回購槓桿頭寸從2024年初的40億英鎊,飆升至2025年3月的610億英鎊,創下2017年以來的歷史最高水平,說明槓杆使用程度非常高。
其中最典型的,是所謂的“基差交易”,即利用國債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價差進行套利。這類策略在平穩環境下收益穩定,但一旦市場劇烈波動,就可能被迫平倉,形成連鎖反應。
事實上,近期美債的大幅波動,部分原因正是對衝基金解除基差交易,即同時平掉現貨與期貨倉位所致。英國國債市場也遭遇了類似衝擊。
英國央行警告稱,一旦這些集中化的高槓杆頭寸被迫快速平倉,價格波動將被放大,可能引發金融穩定風險。
不僅如此,加拿大央行和歐洲央行也發出相同預警,說明這已經是全球金融系統普遍面臨的隱患。
私募資本的“退出困局”
如果說對衝基金爆倉是第一輪傷害,那私募資本的震盪就是第二波衝擊。
英國央行長期以來一直對英國市場上大量由私募股權支持的“隱雷企業”感到擔憂。這些企業多數依賴高槓杆擴張,在市場環境好時可以快速增長,一旦遇到經濟逆風,現金流緊張、債務違約甚至裁員風險都將隨之而來。
例如,在特朗普宣佈關稅的第二天,全球主要私募公司股價集體大跌。KKR與Ares管理公司暴跌15%,創下歷史最大單日跌幅。其他幾家國際私募巨頭如阿波羅、凱雷、黑石和布魯克菲爾德也全線下跌。
這些暴跌背後,正是市場對私募行業“退出難”的擔憂急劇升溫。
原本在年初,私募行業還寄望於特朗普推動併購和IPO熱潮,打開資產退出窗口。然而,關稅政策加劇了經濟不確定性,打擊了併購和新股發行的信心,併購活動可能減緩,私募投資的退出窗口將被迫延後。
事實上,已有準備上市的知名企業如“瑞典支付獨角獸”Klarna、“美國二手票務平臺”Stubhub暫停IPO計劃。
更令人擔憂的是,英國約有10%的私營部門就業依賴私募支持的企業。如果在當前環境下發生系統性風險,後果不容小覷。
英國央行早已對私募市場的估值不透明和治理結構缺陷提出警告。如今則進一步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