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這些“行動”,氣象領域如何深化落實?
編者按: 在2025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工作報告”),明確今年政府工作的十大重點任務。提振消費專項行動、“人工智能+”行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緊密圍繞十大重點任務,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十餘項行動,涵蓋經濟、科技、教育、民生等多個領域,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這些“行動”有何內涵,將爲氣象領域帶來哪些新機遇?特別策劃,邀您一起探尋氣象力量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助力各項任務穩步推進。
提振消費專項行動
工作報告這樣提
今年將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制定提升消費能力、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專項措施,釋放多樣化、差異化消費潛力,推動消費提質升級。例如,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擴大健康、養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務供給;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加快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發展;落實和優化休假制度;引導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領域建設,讓民間資本有更大發展空間等。
代表委員說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餘姚市委書記 傅貴榮: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發展備受關注。要以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爲牽引,切實把惠民生和促消費結合起來。擴大服務消費,進一步挖掘文娛、文旅等方面的服務消費潛力;運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完善質量標準、信用約束、綜合治理、消費維權等制度,推動消費環境迭代升級。
氣象落實之舉
浙江省麗水市氣象局局長 羅國軍:
綠色消費是麗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大背景下,麗水氣象部門以優質氣候資源爲依託,開展文旅產業全鏈條氣象服務。如,聯合文旅部門開展“十尋麗水”工作,打造雲和梯田“數字氣象地圖”、云溪堂氣象館等特色項目,開展氣象景觀預報等精細服務,提升景區吸引力和服務質效。下一步,我們將深度結合“十尋麗水”工作,促進優質氣候生態資源向優質文旅產品高效轉化,助力文旅消費提能升級。
黑龍江省氣象局應急與減災處副處長 閆中帥:
黑龍江省氣象部門將冰雪旅遊氣象保障服務與亞冬會氣象保障服務相結合,開展“哈亞雪”等黃金旅遊線路和熱門旅遊景區智慧氣象服務,發佈交通旅遊氣象專報等賞冰樂雪氣象預報服務產品25類50餘項,深入融入冰雪經濟產業全鏈條發展。下一步,黑龍江省氣象部門將推廣亞冬會氣象預報服務技術團隊建設新模式,積極打造全國氣象服務冰雪經濟領域人才高地,助推黑龍江世界級冰雪品牌和旅遊度假勝地、冰雪經濟高地建設。
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範行動
工作報告這樣提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範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代表委員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0所研究員 王潤福:
作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之一,商業航天快速發展,未來潛力巨大。要整合各方資源,促進商業航天與其他高新技術產業深度耦合,推動構建業務要素清晰、上下游鏈條順暢的商業航天全級次產業發展鏈條。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 張天任:
氣象對於低空飛行至關重要,不僅是安全運營的前提,也是提升低空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率的重要保障。當低空飛行高度較低時,受天氣條件的影響更爲直接,低雲、強風、雷暴、大霧等都可能影響飛行安全。不同地區的氣象條件對低空飛行器的適航性要求不同。例如,在浙江沿海地區,高溼、颱風、雷暴等天氣對飛行器的耐候性和飛行穩定性提出更高要求。
成都市龍泉驛區無人機醫療物流配送氣象監測服務示範點場景。圖/文 付傑
氣象落實之舉
四川省成都市低空氣象臺副臺長 張駒:
成都是全國首個氣象賦能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點城市,成都氣象部門聯合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積極探索氣象賦能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立運行成都低空氣象臺、組建低空氣象實驗室,推動低空氣象設備共建、數據共享、技術共研、人才共培、成果共用。
下一步,我們將從基礎設施、科技支撐、智能服務三個方面着力提升低空經濟氣象保障能力。推進低空氣象基礎設施建設,開發低空氣象服務產品,研發“蓉城·靈犀”低空氣象人工智能預報模型,爲低空飛行提供天氣雷達、地面觀測、預報預警等氣象數據,推動成都低空經濟從蓄勢起飛邁向加速騰飛。
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
工作報告這樣提
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完善跨境寄遞物流體系,加強海外倉建設。引導對外投資健康安全有序發展,強化法律、金融、物流等海外綜合服務,優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佈局。
代表委員說
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 王先進:
促進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需要多維突破。要加強產業融合,進一步優化交通物流資源配置,支持交通物流與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跨境貿易等深度融合,提升物流服務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適配性。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寶信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建衛:
建議加快偏遠地區現代化冷鏈倉儲設施建設,推廣新能源汽車運輸,打造綠色冷鏈網絡。同時,推廣“生產基地+冷鏈配送+生鮮銷售終端”的產運銷一體化模式,建立高效的生鮮農產品物流系統,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一站式配送,降低物流成本,確保農產品新鮮度。通過不斷完善冷鏈物流體系和農產品供應鏈,農產品的流通效率將大幅提升,農民收入將穩步增長,鄉村振興的目標將逐步實現。
近日,河北省衡水市景縣氣象工作人員在龍華現代智能物流裝備產業園調研氣象服務需求。圖/程勃航
氣象落實之舉
江蘇省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 周雪城:
物流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樑,而氣象因素對物流的影響很大,比如極端天氣會導致運輸延誤、增加成本,進而影響消費體驗和供應穩定性。如何與物流企業、電商平臺深化合作,利用氣象數據優化物流運輸路徑,通過氣象預警減少配送中斷,是氣象部門開展物流氣象服務所關注的重點。
氣象部門需要與用戶建立健全共享數據機制,打造物流專業氣象服務平臺,提供定製化、精細化的物流氣象預報產品,並實時更新物流路線建議。在遇到災害性天氣時,通過災害預警提前調度物資,避免雨雪封路等導致的區域性商品短缺與價格暴漲等情況,從而促進消費、保障供應鏈穩定、推動綠色物流等,助力落實提振消費和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的目標。
種業振興行動
工作報告這樣提
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支持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全方位開發食物資源;啓動中央統籌下的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加大對產糧大縣支持;統籌建立農村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和低收入人口、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總體評估;因地制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做好“土特產”文章;各地區都要扛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責任,共同把飯碗端得更牢等。
代表委員說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海南省委會主委 過建春:
科技支撐和種業創新發展在保證高質量耕地面積、穩定播種面積、提高單位面積產出及農產品質量等方面,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和管理人才培養力度,進一步支持農業科研院所和農業院校,加強產學研合作等。
氣象落實之舉
海南省三亞市氣象局副局長 官滿元:
三亞市氣象局全鏈條賦能南繁種業,一方面強化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賦能育種全週期。在育種基地建設農田小氣候站,實時監測溫溼度、光照強度等,結合作物生長髮育期特點,提供農業氣象建議。另一方面深挖氣候資源開展適應性分析,優化南繁育種佈局。構建並完善水稻制種農業氣象指標體系,製作水稻氣象條件適宜性分佈圖,爲試驗田選址推廣等提供氣象數據支撐。
未來,我們將重點打造“災害監測預警-氣候資源利用-南繁種業應用”全鏈條、伴隨式氣象服務,賦能“南繁硅谷”建設。
陝西省漢中市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油菜氣象服務專家 唐舒眉:
在種業振興行動的大背景下,對於漢中這一甘藍型油菜最佳適生區、長江流域最大油菜制種基地和全國唯一整市推進的油菜良種繁育基地而言,氣象部門保障油菜制種工作意義重大。漢中市氣象部門將構建天地協同監測網,加密建設油菜主產區氣象觀測站,動態跟蹤全生育期溫光水變化,研發油菜花期預測、適播期預報等專項服務產品等。
2月19日,漢中市氣象爲農服務專業技術人員開展作物長勢調查及“直通式"氣象服務。 圖/文 唐舒眉
山東省濟寧市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 李春光: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守“芯”創新氣象服務,是我們必須扛牢的重任。開展種業精準定製式氣象服務,準確把握良種“選育繁”每一個關鍵節點,建設數字化農業服務平臺,讓氣象數據驅動“會育種”向“慧育種”轉變。當“一粒種子”富含氣象“營養”,定能紮實推進種業高質量發展。
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
工作報告這樣提
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增加製造業、服務業緊缺技能人才供給。加快構建技能導向的薪酬分配製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讓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創新者多得。
代表委員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高英坡:
建議相關部門明確技能人才的薪酬標準和激勵機制,暢通技能與職稱等評審通道,讓青年從業者在職業發展中獲得更多成就感和價值感。同時,鼓勵企業加大對技能人才的投入,提高他們的福利待遇,營造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讓“老手藝”煥發新活力。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海利貴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動力車間主任 何雄斌:
建議優化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根據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趨勢,調整培養目標,強化實踐與創新能力,推動課程體系與產業前沿技術同步更新。鼓勵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建實訓基地、研發中心,開發虛擬仿真實訓項目,提升技能培訓的實用性。可摸索推廣一些低成本、可複製的產教融合方案。
圖爲2024年全國氣象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暨第九屆氣象觀測職業技能競賽決賽現場。圖/文 董柳毅
氣象落實之舉
中國氣象局氣象幹部培訓學院新疆分院黨委書記、院長 周永東:
通過開展氣象觀測、天氣預報、人工影響天氣全國氣象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能進一步提升氣象幹部職工專業崗位技能和履職盡責能力,完善人才培養和評價體系,激發建功立業熱情。
新疆氣象部門將案例式、體驗式、沉浸式、互動式等實操教學方法融入職業技能競賽集訓過程,通過開班摸底考試、單項強化考試、模擬考試等訓練方法,全方位提升新疆氣象業務人員職業技能。
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
工作報告這樣提
深入實施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做好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風險排查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代表委員說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首席科學家 張興凱:
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要以制度建設爲重點,更加註重源頭治本解決問題,提升風險隱患排查整改質量,建立完善企業自查自改常態化機制,聚焦“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加快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分規模分行業細化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標準。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大學教授 徐玖平:
在應對極端天氣頻發下的城市韌性治理中,需要學習吸收極端天氣應對經驗,建立韌性評估機制,推動城市治理的不斷深化與城市韌性的持續提升。
氣象落實之舉
廣東省湛江市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池德文:
湛江市氣象局連續七年獲得全市一類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考覈優秀榮譽。在安全生產治本攻堅方面,市氣象局按照全市一盤棋的思路建立氣象執法人員庫,統一調配全市執法資源,實現“常態執法+專項行動”兩結合。
2024年,以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爲重要抓手,市氣象局印發行動方案,開展東海島防雷安全檢查、異地交叉執法檢查、風電和光伏發電行業氣象安全檢查、重點單位氣象災害防禦專項執法檢查等。
本文由林禹彤、文科、吳麗君、張曉卿、龍文靜、陳曉穎、袁迎蕾、馬豔、劉正陽、何玉婷、黃燕娣整理
編輯: 林禹彤 賈靜淅
發佈: 張琳皓
審覈: 葉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