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隱憂 學者:共照網要能接住老人

裝設緊急求救鈴、人體感知器等科技設備,雖可在第一時間發現長者緊急狀況,但學界及業者認爲科技設備非救命神器,最重要是後端的社區共照網路能跟上,才能接住弱勢長者。

中科保全總經理洪培修表示,弱勢獨老裝設緊急求救鈴如同生活輔助,是廿四小時的守護者,最重要的卻是後端的社區共照網路,要有里長、居服員及志工,伸出援手的人愈多就愈安全,後端社福系統介入關懷處置更爲重要。

「孤獨死顯示家庭功能不夠,未必是政府失職。」臺北大學社工系教授曾敏傑說,現在家庭連結較薄弱,獨居因素多元,也有許多健康及亞健康獨居者,可能因追求自由或避免與子女共住選擇獨居,並非全是負面,未來因意外或疾病死亡的獨居案例逐漸增加,是必然趨勢。他認爲,緊急求助系統成本低,建置不難,可由中央主責,與長照或消防單位連結一步做到位。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張淑卿說,長者使用經驗認爲,很多老人不願使用是因遠端工作人員發現許久沒動靜就打電話,此舉讓長者感覺被迫配合,徒增生活困擾,改用定位系統或其他科技輔助或許較理想。此外,科技輔助雖重要,平常關係網絡更重要,一旦遇緊急狀況,若周遭鄰居或就近有朋友相助,才能及時化解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