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廣達二代林宇輝 蹲創投圈10年、聚達獲光寶和瑞儀合作

聚達創投(MESH Ventures)7月將與光寶科技(2301)與瑞儀光電(6176)合作,成立主題型基金,6月剛掛牌上市的AI聲學意騰-KY(7749)是其得意之作,聚達近6年筆筆投資都擊出安打,董事總經理林宇輝因廣達(2382)家族背景緣故,看好科技硬體業影響力,他接受專訪吐露夢想:期望未來10年爲臺灣電子產業鏈注入全世界最厲害的科技。

有趣的是,聚達前九年都專注於投資基金,2024年初才轉型做Syndicate Fund(聯合投資)。林宇輝盤點這9年一共募集3檔基金,合計7,300萬美元,投資出去6,000多萬美元,第一檔做天使投資,他檢討起來自評成績普普通通,犯了一些錯誤,也學習到一些經驗值,預估2026年結束時是打平出場,但2019年起的第二輪跟第三輪基金成績就相當突出。

2019年起連連安打 主題基金投資報酬翻倍

「我開心的是,2019年起到今天,我們投資的20幾個項目沒有在水下(虧損)的,即便中間經歷COVID,今年更是爆發的一年,三檔基金都有很多很多好消息。」包括意騰今年掛牌,股價一路衝破700元,也讓林宇輝的第一檔機基金投資再添一筆。

累積豐富創投經驗後,2014年聚達從典型創投轉型爲Syndicate Fund(聯合投資)平臺,Deal by Deal的媒合配對投資人投資精選過的投資項目,目前已經累積投資4標的共5筆投資,其中直接投資(Direct Investment)部分AI晶片設計新創Tenstorrent、低軌衛星CesiumAstro,次級市場投資(Secondary Investment)則有SpaceX及Scale AI,後者在半年內飆漲三倍。

聚達的Syndicate Fund(聯合投資)平臺服務的多是家族辦公室,客戶來自臺灣、香港、新加坡,而今年隨名氣漸增,企業CVC也透過圈內友人牽線展開合作,爲聚達開啓新的機會,包括光寶跟瑞儀都已宣佈投資聚達3億元Thematic Fund(主題型基金)展開合作,聚達會深入瞭解企業方需求,精選一至兩家標的深度合作。

走過疫情最艱難的時刻,2019年以來出手的投資項目筆筆都交出獲利成績,林宇輝笑說「這是他比較自豪的,每一顆球都安打,沒有被三振過。」但未來10年,他將等待機會看能否打出全壘打,交出5~10倍報酬成績。

廣達二代背景 讓他鐘情電子硬體制造優勢

聚達成立於2015年,10年前正是網路電商及APP新創創業興盛的年代,林宇輝雖是財經背景,但身爲廣達創辦人林百里次子,基於家族淵源,他對臺灣電子製造業的實力情有獨鍾,又遇到工程師背景的合夥人喬國筌(Edward),兩人對電子業硬體理念一致,隨即一拍即合,合作成立聚焦硬體新創投資的聚達,在美國新創圈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林宇輝表示,相對日美等大國,臺灣是很小的國家,若要吸引最好的項目肯被投資,就必須在金錢之外,提供更獨有的價值優勢,要比資金比不過很多國家,但卻有最強的優勢:臺灣供應鏈,聚達有能力介紹任何臺灣的供應鏈給新創,這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優勢,也讓聚達在美國新創及創投圈建立豐富人脈。

「臺灣的供應鏈比大部分人認知的還好,真的非常非常地強,臺灣對美國及全世界都至關重要,美國新創知道若要把技術商品化,一定需要臺灣供應鏈,但他們需要一個『導遊』。」林宇輝侃侃而談臺灣電子業的重要性,他的家族出身讓他對電子硬體產業自帶「偏見」,但也促使聚達成立10年,都專注於鏈結美國新創跟臺灣電子供應鏈。

打造完美閉環 主題基金+聯合投資平臺網羅最強標的

林宇輝分析,企業投資主要是着重戰略價值,Thematic Fund(主題型基金)往往投資很早期的項目,期望具技術或合作綜效,而不求財務面快速回報,這類投資的獲利空間不高,對聚達來說,卻可以成爲完美閉環,成爲Syndicate Fund(聯合投資)的漏斗,若陪跑上述企業順利進入成熟期,增資時就能進一步引進家辦投資人。

「很多人不瞭解,投資最稀缺的資源是時間。」林宇輝分析,在有Thematic Fund跟Syndicate Fund,聚達的投資評估期將比一般同業拉得更長,掌握更精準資訊。

聚達成立10年,一直扮演媒合者角色,媒合新創跟投資人,也媒合臺灣家辦跟海外家辦交流,更媒合美國新創跟臺灣供應鏈合作,他謙虛地說,聚達在創投界還只是小學生,未來10年他期望累積5~10個CVC夥伴,深度地爲臺灣電子業注入美國及全球最前沿的科技到臺灣產業鏈中,讓創投不只是金錢遊戲,也能成爲硬體制造業生態的一分子。

MESH創辦人暨董事總經理林宇輝分享他的獨創閉環投資模式,聯合投資跟主題型投資形成投資漏斗,廣羅早期技術新創跟成熟期新創項目配對給投資人,而中心思想是認爲臺灣電子硬體供應鏈在全球價值不可或缺。 記者邱德祥/攝影

MESH創辦人暨董事總經理林宇輝。 記者邱德祥/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