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愛女被酸民無情批評 巫啓賢:玩自媒體就得有承受力
巫啓賢與(左起)女兒歡歡、太太感情緊密。(摘自巫啓賢微博)
巫啓賢近日接受第4屆「旺旺孝親獎」專訪,提到對兩個女兒的教養之道,他有感而發表示:「我覺得現在的父母,一不小心就給了過度的愛、過度的關懷、過度的擔心,還有過度的培養。」巫啓賢緩緩說着這句話,語氣裡沒有批判,更多的是體悟;成爲父親之後,他常與太太討論「愛的界線」,那是一條細膩又難以拿捏的線。
他說,什麼事情都該有個限度,因此他和太太早就決定,「等兩個女兒滿18歲之後,我執行兩個字『不管』。我們已經教養她們18年,該給的價值觀、道理、生活的態度都給了,之後就讓她們自己去成長。」他相信,教育最終的目標,是讓孩子學會爲自己的人生負責。
巫啓賢誇女兒歡歡有音樂天份,很支持她走音樂路。(陳俊吉攝)
談到兩個寶貝女兒,他說,「我不希望她們因爲錢而憂愁、因爲錢而被委屈。男孩子可以被訓練,但女兒不該爲錢低頭。」他停頓了一下,說道:「這一點,我跟我父親很像。」或許正因爲走過冷與痛,他更懂得珍惜眼前的愛。
現在兩個女兒都在波士頓唸書,科技縮短了距離,父女每天都能視訊聊天,巫啓賢笑說,這樣的連結讓他感覺仍與女兒們「一起生活,只是不同空間」。
他提到,早知道姊妹倆到了波士頓會變這麼相親相愛,他十年前就把她們送出國了,因爲之前在臺北生活時,兩個女兒偶爾互不相讓,總有摩擦,如今大女兒歡歡在柏克利音樂學院念大三,小女兒在波士頓大學念大一,反而成了彼此最親密的陪伴,「妹妹會煮飯給姊姊吃,姊姊帶妹妹去買東西,兩人整天膩在一起。」
巫啓賢和寶貝小女兒樂樂,現在樂樂已經是大一的學生,在校成績也非常優異。(巫啓賢提供)
他分享,「有一次小女兒說要2000塊,我說我身上沒有,妳去車上拿,她問放在車子的哪裡,沒想到大女兒在旁邊吐槽妹妹說『妳平常偷的時候藏的地方』。」巫啓賢笑說,「我知道她們會拿,我也樂在其中,這就是我們家的互動方式,一個家要有樂趣、有笑聲,親子之間不能只是教與被教,還要有好玩。」
談到家庭教育,他自認是個有主見的大男人,但前提是「顧家、懂愛、有責任感的大男人,我太太是在充滿愛的環境長大,而我來自比較凌亂的家庭,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常常不同。但不同不代表衝突,而是學會磨合與尊重,我們會爭論、掙扎,甚至痛苦,那就像一場不簡單的手術,每一刀、每一針都要小心,不然會血流滿地。」所幸,他們有共同信仰作爲依歸。
巫啓賢和太太彭美君平時喜歡打高爾夫球。(巫啓賢提供)
大女兒歡歡繼承他的音樂細胞,13歲開始寫歌、彈樂器,甚至曾發單曲、到大陸宣傳,這些經歷,讓她比同齡人多了一份成熟。因此,她之前發單曲時,外型曾被網友拿來討論,面對酸民留言批評時,歡歡也能以高EQ迴應,巫啓賢說:「那是我教她的,我告訴她,不要掉進『流量的陷阱』,不要爲了被喜歡而活。」
巫啓賢用一句話來比喻,說得很深刻:「這是個沒有圍欄的時代,誰都可以打開你的家門走進來。玩自媒體,就得有承受力。」他教女兒分辨留言背後的意圖:「有些人是真心建議,有些人只是打擊你,要能分析,不要被情緒綁架。」
巫啓賢教育女兒不要掉入流量的陷阱。(陳俊吉攝)
他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孩子把快樂寄託在「不曾與自己生活的人」身上,「現代人太多痛苦,來自於在網路上取暖,因爲現實中沒人能真正傾聽,所以他們就被同溫層綁住,那是一種新的孤獨。」
問起是否對女兒「禁愛」,巫啓賢笑了:「沒有啊,談戀愛就談戀愛嘛。」他說,自己跟女兒的男朋友都打成一片,「來家裡吃飯、聊天,大家很自然。」
他以爸爸口吻分享着,「我不對她們的感情有期待,因爲那是她們的人生。戀愛這件事,父母不能干預太多,我常說—談感情可以受傷,但不要受害,受傷是成長的一部分,但不要讓自己陷在痛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