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愛上「戰地骨科醫師」 彰化2女衰淪被告親揭詐團SOP
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女子小花、小美(均化名)都是單親媽媽,2人分別在臉書結識2名自稱在戰地擔任骨科醫師的網友,因誤信對方的話術,2人爲了讓「男友」順利來臺,竟真的交出自己和家人的金融帳戶資料,結果反而淪爲詐團的利用工具。彰化地院法官日前審理之後,認爲小花和小美都是受到感情詐騙,最終裁定無罪。
▲小花和小美都落入詐團「戰地醫師」的感情詐騙陷阱。(示意圖/VCG,與本案當事人無關。)
小花在判決書中主張,她是在2022年9月間透過臉書結識自稱「金龍」、擔任戰地骨科醫師的美國軍醫,對方身世悲慘,父母雙亡又喪妻,與就讀大學的兒子相依爲命;她因爲頻繁聊天,逐漸與金龍產生情愫,對方說退休後要帶着兒子一起來臺生活,但想先寄一筆服務補償金給她,只是包裹超重需要加收20萬元運費,她便依照指示買了20萬元的虛擬貨幣並存入指定錢包,後來又被通知要繳納450萬元自動簽名費,因無力付款,纔在金龍的介紹下,將女兒名下的帳戶提供給自稱軍隊經理的人使用,直到帳戶被警示,她才驚覺被騙了。
小美也表示,她是透過臉書認識一名在內戰頻繁國家擔任骨科醫師的王姓網友,同樣是透過頻繁聊天產生感情,對方聲稱即將退休,要帶在香港的兒子一起來臺生活,然後再以包裹手續費用要20萬元等理由,騙她用保單去質押借款,並依照指示購買虛擬貨幣、匯入指定錢包,「我也是被感情衝昏頭,纔會幫王男做這麼多。」
彰化地院法官調閱小花、小美與「醫師男友」的對話紀錄,發現他們經常對2人噓寒問暖或表達愛意,對小花、小美而言,他們是交往對象,不是毫無意義的陌生人,在女方的認知中,上述行爲是在幫助交往對象拿到包裹,以便達成交往對象來臺共同生活的最終目的。
法官表示,該詐團對小花、小美使用的手法幾乎完全相同,其中王男甚至提供護照、身分證翻拍照片,誘導小美相信自己是真實存在的人,小花、小美逐步陷入詐團設下的圈套,並依照指示操作匯款,絲毫沒有發現那些錢與犯罪所得有關,加上現有證據並無法證明2人有明確的犯罪行爲,最終因證據不足,裁定2人無罪,全案仍可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