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電商升級服務體驗生態,助力產業健康長遠發展
8月22日,抖音電商在北京舉辦“服務體驗開放日”,系統發佈其在商品治理、內容建設與服務保障等方面的多項進展。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平臺已攔截劣質商品56萬件,處置違規直播間超28萬個,用戶滿意度提升40%,並通過九大扶商政策累計爲商家減負超165億元。這一系列動作,不僅體現出平臺對消費者與商家的雙向負責,更彰顯着其打造健康平臺生態,助力直播電商產業長遠發展的決心。
作爲直播電商領域的重要參與者,抖音電商此次開放日聚焦“服務體驗”,並非偶然。在電商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背景下,單純依賴自身優勢已難以構築可持續的護城河。如何通過健全生態機制,實現消費者、商家以及平臺的共贏,成爲直播電商能否行穩致遠的關鍵。
在這方面,抖音電商探索出了一條囊括商品供給、內容建設、服務保障於一體的生態建設系統,三個環節環環相扣、協同發力,既通過嚴選商品供給守住品質底線,又藉助優質內容建設激活消費需求,更以完善服務保障化解交易顧慮,最終形成一個三者相互賦能、共同成長的良性閉環。
在“好商品”層面,抖音電商展現出堅決的治理決心。通過技術模型與審覈機制的前置,平臺從源頭上攔截劣質商品,並聯合相關部門打擊製假售假團伙。這不僅是對消費者權益的切實保障,更是對誠信商家的正向激勵。一批註重品質的中小企業,因此獲得了更公平的經營環境和更廣泛的用戶信任,實現了生意的顯著增長。
“好內容”則是連接用戶與商品的重要橋樑。抖音電商通過升級流量分配機制,加大對優質內容的扶持,同時嚴厲整治虛假營銷、誇大宣傳等違規行爲。上半年處置超28萬個違規直播間、清退超2萬名違規達人,努力淨化內容生態,讓真實、可靠的信息成爲消費決策的依據。
而“好服務”作爲用戶體驗的最後一公里,更是平臺發力的重點。從“壞了包退”擴類、過敏險週期延長,到“晚發即賠”“新疆包郵”等物流創新,抖音電商正在不斷細化服務環節,提升履約確定性。過去一年,平臺主動介入用戶服務達1.8億次,優化流程帶來滿意度提升40%,說明其正在從被動售後走向主動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抖音電商並沒有將服務體驗簡單視爲消費者一側的工程,而是同樣重視商家端的感受與成長。此前抖音電商數據顯示,平臺上超過90%的企業爲中小微企業,它們是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卻常常因資源有限難以承受高額運營成本。
爲此,平臺推出九大扶商政策,截至今年7月底,已累計補貼商家超過165億元。僅“商品卡免傭”一項就爲商家減免65億元,類目免傭節省24億元。這些真金白銀的投入,顯著緩解了中小商家的資金壓力,幫助他們將更多精力投入產品創新與服務優化。
譬如,來自雲南的鮮花供應鏈商家就表示,平臺優化“商家體驗分”後,物流選擇更靈活,成本得以控制,時效也得到保障。而傳統木梳品牌“緣木軒”因服務費從5%降至2%,每月節省4-5萬元;一度瀕臨倒閉的“飛戀傘廠”也因免傭政策節省數十萬元,不僅償還了債務,還通過直播找到新出路。這些案例表明,平臺的政策設計正逐步形成“減負—成長—反饋”的正向循環,推動整個生態參與者共同成長。
抖音電商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平臺將繼續發揮“橋樑”作用,幫助商家直接聆聽用戶聲音,使產品更契合需求,服務更貼近市場。而其發起的“心意發現計劃”,也正是爲了與商家、供應鏈共同打造更優質的消費體驗。
整體視之,抖音電商對服務體驗的重視,一方面,超越了傳統電商平臺側重於交易效率的邏輯,轉而關注如何通過機制設計、技術支持和資源傾斜,助力生態共贏;另一方面,提升服務體驗並非短期營銷行爲,而是一種長期主義的生態戰略,其既包括對消費側的保障與響應,也包含對商家的賦能與減負,最終構建起一個健康、可持續的數字商業生態。
放眼整個行業,直播電商正在經歷從“高速增長”到“高質發展”的關鍵轉型。抖音電商今年以來的服務體驗升級,不僅是對自身模式的完善,更在一定程度上爲行業樹立了新的參照。其表明,電商的競爭終將回歸到用戶體驗的競爭與生態健康的競爭。平臺企業只有超越簡單的流量邏輯,深度賦能消費者利益、商家成長,助力實體經濟發展,電商生態才能真正實現良性塑造。
從這個維度而言,抖音電商堅持“好商品、好內容、好服務”的三維一體策略,不僅擦亮了“用心做電商”的初心,也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基因,有助於塑造一個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產業肌體。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