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證券首席策略陳剛:中長期慢牛趨勢不改 大盤成長股將展現優勢 證券股有望迎頭趕上
8月22日,滬指盤中突破3800點關口,創指更是大漲超2.5%,科技方向領漲。對此,東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剛表示,市場短期波動或加大,但中長期慢牛趨勢不改。反內卷相關政策有力地改善了市場對股的盈利預期,未來可能還會有需求側政策進一步配合,改善盈利水平,股市可能逐步轉向業績驅動。隨着慢牛行情的演繹,大盤成長股將展現出優勢,證券板塊有望迎頭趕上。在配置方面,陳剛表示,看好科技板塊,如國產算力和機器人等方向。
主持人:在滬指創出10年新高後,今天滬指再度突破3800點,但此前市場波動明顯加大,短期來看,震盪整固是否會是指數運行的主旋律,還是說有可能盤整幾天後,指數會再次快速上行?
陳剛:市場短期波動加大 但中長期慢牛趨勢不改
在指數創下新高之後,很顯然後續市場它不可能按照當前的這個斜率去上漲。我們覺得接下來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的震盪盤整,但是這可能只是中短期的走勢,中長期來看我們覺得整個A股進入長期慢牛的趨勢可能纔剛剛開始。無論是一個月還是兩個月的震盪,整個震盪的時間和節奏,可能跟這一輪上漲的時間和長度是能夠對應上的。
主持人:政策的實施效果通常需要一定時間來顯現。您認爲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政策對A股市場的影響已經在哪些方面有所體現?未來還可能在哪些方面進一步發揮作用?
陳剛:反內卷相關政策改善A股盈利預期 未來或有需求側政策配合
從去年9月4日以來,整體的宏觀政策在不斷的發力。那麼這一輪市場的上漲,很顯然在新一輪的反內卷政策的推行之下展開的。
反內卷相關政策有力地改善了市場對A股的盈利預期,進而推動市場走強;未來可能還會有投資、需求側政策進一步配合,改善盈利水平,股市可能逐步轉向業績驅動。
主持人:隨着市場行情的發展,資金在不同市值規模的股票之間是如何流動的?大盤藍籌股和中小創股票在資金配置中的地位發生了哪些變化?對市場風格的演變有何影響?
陳剛:隨着慢牛行情演繹 大盤成長股將展現出優勢
整個市場在運行的過程中間,它往往在初期階段,會出現大家輪漲的這樣的一個格局。這種輪漲格局可能先是通過大票的上漲,然後帶動小票的情緒。在此之後,很顯然就是中小市值。所以我們覺得目前指數上行的節奏來看,接下來依然會維持各類風格輪漲的格局,如果一類風格短期漲得過快,我們也建議大家做一些風格上的切換。
主持人:上半年的行情中,在金融板塊中,銀行股表現最爲強勢,證券股幾乎沒有表現,接下去,證券板塊能否迎頭趕上,成爲金融板塊的領跑者?
陳剛:當下市場進入牛市行情 證券板塊有望迎頭趕上
整個上半年金融股的上漲,特別是以銀行爲代表的這些股票的上漲,更多的還是以高股息的邏輯驅動的。證券板塊上漲更多的可能還是要靠市場成交量的一個放大去驅動。但是最近市場在成交量放大的過程中,這一輪證券股的上漲彈性好像是不足的。但是我們傾向於認爲目前券商的估值還是不高,如果市場在這個位置的量能夠去維持的話,那麼後續證券的上漲基本是一個大概率事情。
主持人:今天我們看到,以半導體爲代表的科技板塊強勢上漲,下半年甚至四季度的行情中,最好看哪些行業和板塊?
陳剛:看好科技板塊 如國產算力和機器人等方向
目前來看到四季度,我們整體最推薦的風格依然是偏科技成長風格。流動性驅動的階段,市場更加偏好那些有產業邏輯,能夠講出中長期產業邏輯的產業。再加上目前這些科技成長板塊很多是屬於國家的戰略科技,它的上漲不僅僅是短期資金面,更有中長期的政策支持,產業的發展因素在裡面。
主持人:在操作層面,如果看好指數或某個行業,對投資者而言,買指數ETF和行業ETF是否是更好的操作策略?
陳剛:投資者購買指數ETF是更好的策略
個人投資者新增開戶數,包括保證金餘額的增速都不高。那麼這個時候主要可能還是跟市場的上漲是由一部分板塊和一部分公司去驅動的,而不是所有的股票和板塊都在上漲。所以這個時候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那一方面可能選擇一些權益類產品來入市的方式可能會更好,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選擇一些ETF,因爲現在ETF除了寬基ETF,也有主題性的ETF,行業的ETF等等。那麼大家去選擇ETF的過程就減少了對於單個個股的判斷的難度,所以這個時候他能夠享受相關行業上漲的貝塔,我們認爲ETF的投資,對於個人投資者是一個非常好的形式。
值班編輯:格蕾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