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收容所爆虐待 立委批「3年6起無人遭送辦」農業部迴應了
針對近期基隆市公立收容所傳出管理員疑長期不餵食動物、強力水柱噴狗等不當對待行爲,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19)日邀請農業部質詢,民進黨立委郭昱晴便針對此案討論,質疑農業部未建立完善的選任與懲處機制。(本報系資料照)
針對近期基隆市公立收容所傳出管理員疑長期不餵食動物、強力水柱噴狗等不當對待行爲,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19)日邀請農業部質詢,民進黨立委郭昱晴便針對此案討論,質疑農業部未建立完善的選任與懲處機制,導致近3年全國至少發生6起收容所不當對待動物,且僅調職處理;農業部迴應,將於6月底前提出全國一致的收容所管理SOP與人員訓練規範,並建立定期稽查與檢核機制。
郭昱晴指出,近3年來至少有6起公立或公益收容所涉及動物不當對待的案件,但至今皆未見移送懲處,多僅以內部調職處理,等同於讓不適任人員繼續負責動物照護,讓「收容所淪爲虐待所」,呼籲農業部建立相關人員訓練制度與篩選,針對不適任之動保員進行究責與管理,改善目前僅有調離現職的情況。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提到,動物權益攸關臺灣形象,倘若出現棄養、虐待等案件,又在網路上流傳,勢必嚴重影響臺灣名聲,甚至部分非法買賣動物亦有擴大趨勢,無論是網路上、私下等,呼籲農業部應建立相關機制,減緩類似事件一再發生。
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目前全臺各地收容所的收容人員皆由地方政府自行聘任與訓練,中央尚未訂定統一的專業要求,坦言確實缺乏明確的人員篩選、訓練與管理標準,因此後續將研擬收容人員的基本資格條件與在職訓練,並將在6月底前推出統一管理SOP、檢核清單及審覈機制。
陳駿季補充,針對飼主責任部分亦有積極改善,例如明訂棄養定義,若飼主擬不飼養犬貓,則必須至公立動物收容所登記,倘若無此動作,經發現寵物在外遊蕩一律認定爲惡意棄養,若真屬走失,也需第一時間通報,不可事後才供稱「只是走失」。
陳駿季提到,倘若未充分管理流浪犬隻,則5年內數量必會倍增,但目前報告來看,全臺約14萬隻,較前2年下降約2萬隻,未來也將持續推動管理,必結合民間力量,彌補動保人力不足問題,整體動保法修正,將優先將具共識之內容修正完成,以利後續作業,而較具爭議之部分,則會繼續與各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