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保覆蓋率僅破5成!立委籲不符農民需求 農業部迴應了

農業保險作爲農業經營保障,農業部不斷推動保單精進期盼農民投保,自2015年開辦初期覆蓋率0.93%,自2025年4月達到53.7%,但立委認爲覆蓋率仍過低,其中漁業覆蓋率更是隻有2.7%,呼籲農業部設計更符合農民需求之保單。(合成圖/姚志平、本報資料照)

農業保險作爲農業經營保障,農業部不斷推動保單精進期盼農民投保,自2015年開辦初期覆蓋率0.93%,至2025年4月達到53.7%,但立委認爲覆蓋率仍過低,其中漁業覆蓋率更是隻有2.7%,呼籲農業部設計更符合農民需求之保單,並修正農保保費補助上限;農業部長陳駿季迴應,將持續推動保單精進擴大宣導,提升農民投保意願與風險管理意識,惟補助上限不宜修正,應維持現行規範。

民進黨立委謝依鳳表示,近年來臺灣年均溫呈現逐年上升,且豪雨天數也逐漸增加,造成2019年至2023年農損約540億,然而目前針對農業保險補助,設有「5年內的保費補助以75%爲上限,第6年後則以60%爲上限」之規定,已無法解決農民所面臨之天然災害,因此該上限應進行滾動式動態調整,改爲授權農業部建立以風險爲導向的動態補助的制度,來精準扶持高風險的弱勢農民,並配合未來國家的是糧食安全政策,優先保障戰略作物的生產韌性。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提到,農保除整體覆蓋率不足外,部分項目也出現特別低之情況,例如養蜂產業僅0.7%、農業設施18.2%、漁業更只有2.7%,背後原因無疑就是品項太少,未涵蓋所有農畜漁產、設計不符合農民需求、未針對不同差異進行量身訂做,此外也有宣傳不足、農民不信任等,呼籲儘速進行精進改善。

國民黨立委鄭正鈐指出,以禽流感保險爲例,目前僅有約776萬隻雞投保,而全臺雞隻數量高達3億1千萬只,實際投保比例不到3%;香蕉指數型保險僅有79公頃投保,遠低於全臺香蕉種植面積約1萬6千公頃,投保比率甚至不到0.5%。至於豬隻的運輸與死亡保險,投保比率也分別僅約5%與0.25%,應透過更強力的宣導與制度設計,讓農民願意參與、並獲得實質保障,而不是僅靠政府災害補助。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提到,農業保險制度原應成爲保障農民所得、穩定農業經濟的重要政策工具,然實際執行情形卻不如預期,甚至自願性投保的農民僅佔6.17%,其餘皆爲強制投保,顯示制度誘因不足。

陳駿季表示,推動農業保險是保障農民的重要手段,針對覆蓋率不足問題,將針對特定品項加強推動,包括檢討保單設計、簡化理賠流程,並擴大宣導與地方政府協力,提升農民投保意願與風險管理意識,而爲因應氣候變遷與農民需求,農業部已陸續開發參數型保單,並簡化投保與理賠流程,開發資訊系統,使氣象數據一達標即可自動啓動理賠,提供即時補償。

陳駿季提到,倘若刪除現行補助比率上限,將等同於無補助範圍、無上限補助,產生法規不明確之問題,此外,農保法也規範農業部現行以補助50%爲原則,並鼓勵地方政府加碼補助,已有利於中央與地方協力推動農業保險,加大政策效益,分散農民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