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共善堂繪臉譜 推廣家將文化
屏東縣共善堂是東港家將發源地,而今面臨家將文化的負面觀感,廟方結合觀光、教育推出臉譜體驗,告訴大家「學家將的不是壞小孩」。(謝佳潾攝)
隨着時代演變,傳統廟宇文化在推廣上也推陳出新。屏東縣共善堂是東港家將發源地,而今面臨家將文化的負面觀感,廟方結合觀光、教育推出臉譜體驗,告訴大家「學家將的不是壞小孩」;臺東縣聖安宮則舉辦擲筊挑戰賽,推廣傳統民俗文化。
屏東縣東港鎮素有「家將窟」之稱,其中位於頂中街、擁有百年曆史的「共善堂」更是東港家將發源地,共善堂耆老張義指出,共善堂傳承老一輩練武術的精神,強調扮家將前,要先學會扎穩馬步,以「丁字馬、墓碑身」要求堂生腳踏實地、擡頭挺胸做人。
然而,現今一般大衆對於家將文化幾乎帶有負面觀感,總是與打架、亂吐檳榔汁聯想在一起,張義不願優良的傳統文化因偏見與不瞭解遭到淘汰,因此與新生代家將攜手推出「家將臉譜」體驗活動,透過觀光、教育活動,展現出家將不爲人知的一面。
新生代家將潘品聰說,共善堂的什家將幾乎只在迎王期間出陣,出陣期間,所有人都會放下工作、無償付出,而家將在畫臉後不能說話、不能越矩,他希望大家在體驗畫臉譜時,能借由水性面漆畫在臉上的感覺,進而理解家將的堅持,其實這也是一種職人精神。
臺東縣鹿野鄉永安村聖安宮於今年春節首度舉辦擲筊大賽後,廣受好評,日前廟方再獲企業界信衆慷慨捐贈300萬元獎金,原訂15日舉辦「擲筊挑戰百萬元」,但由於反應熱烈,廟方提前12日開放挑戰,來自臺東市的吳姓青年成功連擲6聖筊後,再挑戰第7筊失利,獎金減半僅獲4000元,創當日最高紀錄。
聖安宮主委李樹根表示,此活動結合信仰、文化與公益,不僅是一場競賽,更希望吸引人潮走進永安村,體驗農村魅力、傳揚媽祖慈悲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