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甄選不再需要大主播
東方甄選的股價回到了小作文事件爆發前。
8月以來,東方甄選股價一度漲到32.3港元/股。而2023年11月底,小作文事件爆發前一個月,其股價最高爲32.8港元/股。
今年7月以來,東方甄選股價從12港元/股一路上漲,8月12日,截至發稿,東方甄選股價爲31港元/股,與去年董宇輝離開後的最低點8.9港元/股相比,漲幅達到248%。
顯然,股價上漲並不是因爲頭部主播,繼董宇輝、頓頓先後離職後,東方甄選已沒有明星主播坐鎮。只剩下俞敏洪一個IP,但是俞敏洪出現在直播間頻率並不高,因此或許可以從產品的角度來解釋。
東方甄選自營衛生巾表現亮眼。6月以來,其上線的第一款衛生巾,全網開售兩天內銷售18萬單。第三方平臺達多多顯示,自營衛生巾自上線以來,僅在抖音平臺銷售額預估高達2000萬元。
東方甄選3月推出的自營大白蝦同樣表現強勁。其上市正值“3·15”曝光蝦仁保水劑問題,上線三個月GMV突破2000萬元,曾有40到50天處於斷貨狀態。
換句話說:沒有大主播,東方甄選的產品也賣爆了。
這意味着,消費者開始因信任產品而非主播來下單。俞敏洪的產品主義戰略取得了成效,東方甄選的業績也得到改善。
根據新東方最新發布的財報推算,東方甄選在2025財年下半年(即2024年12月至今年5月)的營收約爲2.99億美元(約合21.6億元人民幣),經營利潤約爲620萬美元(約合4471萬元人民幣)。特別是今年3月至5月,東方甄選的經營利潤約爲720萬美元(約合5167萬元人民幣)。
而在2025財年上半年(即2024年6月至11月),正值董宇輝和“與輝同行”脫離東方甄選初期,東方甄選的經營虧損約1570萬美元(約1.1億元人民幣)。
圖源:新東方財報
產品戰略是俞敏洪轉型之初就確立的方向,東方甄選是一家產品公司。然而,董宇輝的意外走紅給東方甄選帶來了MCN機構模式,與原有的產品模式形成共存。
俞敏洪曾想兩全,爲董宇輝設立獨立直播間尋求平衡,但最終雙方仍分道揚鑣,東方甄選迴歸單一的產品路線。
去年7月,董宇輝和俞敏洪剛“分手”,東方甄選在資本市場備受質疑。一個月後,東方甄選又發佈一份電商業務調整後淨利潤增長下滑的年報。幾天後,俞敏洪在個人公衆號重提了一個他在2022年5月聊過的話題:堅守。那時候,東方甄選和董宇輝都還未走紅,他說:
一旦你開始做一件事情,如果你認爲這件事情是正確的,或者你認爲是有價值的,就必須堅持做下去。
如今,三年已過。俞敏洪堅守的產品戰略迎來了市場檢驗時刻。目前來看,最起碼是在資本市場面前過關了。
A
東方甄選之前,極少機構走產品模式,大部分都是傳統的MCN機構模式。而俞敏洪一開始,要做的就是一家農產品科技公司,試圖走出一條和紅人主播不一樣的直播帶貨之路。
這是東方甄選內部達成的共識。
一方面是產品供應鏈的建設。提出者是俞敏洪,執行者是孫東旭。後者是東方甄選前CEO,被俞敏洪選中負責直播業務,也是東方甄選產品路線的關鍵人物,主導了東方甄選自營品體系和東方甄選APP的構建。
2022年4月,東方甄選尚未走紅時,其自有APP已在開發中。在孫東旭看來,東方甄選轉型做的是農產品,重點是建立品牌。他希望東方甄選是一家農業產品科技公司,這是核心,而非直播。
另一方面,東方甄選不給主播們分成。其CFO尹強曾表示,東方甄選不是MCN機構,不給主播分成,這也是其高利潤率的原因之一。
圖注:孫東旭在直播
這是東方甄選區別於其他MCN機構的產品路線,但是這條路隨着董宇輝的走紅被打岔了。
在直播帶貨行業,頭部主播的價值幾乎是明碼標價,這是行業形成的共識。但走產品路線的東方甄選顯然逆行業而行,這也就導致董宇輝這個超級IP的利益分配問題成爲後續矛盾爆發的根本原因。
長達兩年時間,東方甄選都處於產品路線和MCN機構模式的拉鋸階段。
一方面,東方甄選內部推行“去董化”。“每日人物”曾採訪東方甄選內部員工,對方表示內部“去董化”一直存在。如董宇輝直播時長減少、“宇輝力推”標籤的消失,文案不允許提及“丈母孃”等。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對其估值更多停留在MCN機構模式的概念上,東方甄選股價因董宇輝起起伏伏,特別是董宇輝的待遇和去留問題,尤其影響其股價。
直到東方甄選小作文事件爆發,董宇輝與孫東旭之間的矛盾公開化,儘管俞敏洪否認,但是情況嚴重到了“二選一”的地步:保董宇輝還是孫東旭?
對於俞敏洪來說,董宇輝代表頂級銷售,孫東旭代表產品主義。某種程度上,這也是讓俞敏洪做出選擇,選MCN機構模式還是選產品路線?
俞敏洪的選擇很重要。MCN機構模式的商業天花板並不高。實際上,隨着董宇輝效應逐漸減弱,東方甄選的估值已持續下降。2023年11月,小作文事件發生之前,東方甄選股價已經跌至29港元/股,相較於轉型以來76港元/股的最高點,已經跌去62%。
但是流量也不能不要。俞敏洪做了看似兩全的選擇,爲董宇輝成立獨立直播間,孫東旭轉到幕後負責產品。
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產品路線和MCN機構模式的拉鋸戰仍在持續,股價仍然因董宇輝言論而波動;東方甄選的流量和銷售數據也並未好轉。最終俞敏洪支付2.18億元“分手費”,與董宇輝徹底切割。這意味着,產品路線和MCN機構模式很難兩全,至少在東方甄選內部如此。
俞敏洪在股東大會上說,“我們把內部環境、外部環境通過這樣的努力解決好以後,東方甄選就有了一個清朗的、安寧的、面向未來可預期的確定性越來越強的發展環境。”
俞敏洪最終選擇了單一的產品路線。一方面,東方甄選依靠產品口碑逐漸給公司“回血”;另一方面,東方甄選抓住熱點事件進行營銷,同樣給公司帶來銷售。如自營衛生巾的發佈,就是東方甄選將熱點和產品戰略結合的一次案例:聽到用戶呼聲,抓住行業痛點,響應需求推出產品。
產品主義的紅利還帶動了其自營渠道的發展。東方甄選衛生巾兩次首發於自有APP,刺激了APP下載量攀升。七麥數據顯示,近一年來,東方甄選APP在iOS端的7月下載量迎來小高峰。
圖源:七麥數據
專注產品戰略使得東方甄選的商業價值得到最大保證。其自營品GMV不僅可以全部計入東方甄選收入,而且毛利率更高。2023年,東方甄選的毛利率一度達到38%。如今,其自營品SKU達到600款,GMV佔比已提升至39%。
B
在當前的商業環境下,產品主義已經被驗證過,是一條能夠帶來商業回報和流量價值的可行路徑。
典型案例當屬雷軍,他將產品主義做到了極致。從早期小米手機追求極致性能和性價比,到憑藉生態鏈打造產品贏得用戶信任,再到小米汽車的推出,乃至互聯網上形成 “雷軍許願池” 的賽博現象,皆源於雷軍對產品主義的追求。
這種投入,最終反哺到雷軍身上,不僅爲小米帶來銷量和利潤,還讓雷軍成爲當下最受歡迎的企業家之一。據新榜數據,雷軍2024年在抖音平臺粉絲增長2300萬,位列年度漲粉榜第四;2025年上半年再增800萬粉絲,再次進入平臺漲粉榜前十。
何爲產品主義?
並沒有固定的概念,但是若要將這個概念具像化,那麼代表則有喬布斯、雷軍、於東來等企業家。喬布斯堅持產品主義,帶領蘋果成爲市值最高的科技企業之一。產品主義能夠穿越週期,即使在當下消費降級的環境中,胖東來、山姆等企業仍因產品備受推崇。
胖東來的產品得到市場認可,營收大幅增長。《每日經濟新聞》報道,2024年胖東來銷售額約爲170億元,同比增長58.5%,2025年上半年銷售已超過117億元。
當市面上的產品被爆出品質問題後,胖東來的同類產品總會被搶購一空,如醬油、衛生巾等,主要就是胖東來建立了嚴格的選品和檢驗機制。胖東來創始人於東來說,對待產品像對待生命一樣。
喬布斯也是產品大師。從產品研發到抵達顧客手中,喬布斯對蘋果的整個產品系統進行管理和掌控。被趕出蘋果的幾年裡,蘋果市場份額不斷下滑,後來喬布斯感嘆,是因爲他們追求利潤,而不是改進產品。
無論是喬布斯,還是雷軍,亦或者胖東來和山姆,他們之所以能夠在這個時代備受推崇,共同點是追求產品至上的價值觀。
俞敏洪對東方甄選的定位也是如此,他曾在強調自營品戰略時說,“如果(東方甄選)只是一個賣貨的平臺,那隻能是一時的興旺,在商業模型上是不穩定的。”
如今,俞敏洪正對產品進一步發力,向山姆模式看齊,並且向胖東來學習經驗。然而,產品路線也給俞敏洪帶來一些難題。
這是一條重資產路線,無論是供應鏈投入,還是前置倉建設,都對成本控制提出了極高要求。山姆模式的核心是會員店+前置倉。東方甄選也試圖這樣做,不過相比于山姆在中國的數百萬會員,其25萬的會員相差較遠;此外,山姆在中國的前置倉總數達400個,而去年東方甄選爲27個。
其次,產品路線要和營銷結合,才能更加凸顯價值。衛生巾對東方甄選的反哺,和熱點事件間接帶來的營銷效果脫離不開。正如雷軍不僅是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也是一個營銷大師。對東方甄選而言,像衛生巾這樣依賴熱點的爆款產品,可遇而不可求。
C
俞敏洪和董宇輝的選擇,代表了直播帶貨的兩條路線。
東方甄選本質上是一家產品公司,用兩條腿走路,一條是渠道,另一條是產品。後者是其戰略核心。而董宇輝的模式還停留在渠道上,運營方式更接近於一家依賴頭部主播的MCN機構,連董宇輝都調侃自己是“二道販子”。
董宇輝可參考的模式是交個朋友。後者2024年報告顯示,全平臺GMV爲150.8億元,淨利潤約爲7000萬元,經調整後淨利潤約1.2億元。2024年,與輝同行的GMV約爲102億元。
當然,不排除當下董宇輝的帶貨影響力超過羅永浩,未來GMV會有較大提升。但是董宇輝的流量瓶頸已經開始顯現。字母榜(ID:wujicaijing)此前曾報道,2025年上半年,“與輝同行”直播間日均觀看人次較2024年同期下降45%。
做“二道販子”的潛在影響還在於,對產品把控稍有不力,極易反噬主播個人聲譽,進而削弱其IP的長期價值。
俞敏洪走的產品路線,可想象的商業空間相對較大,如山姆、胖東來都展示了商業潛力。更重要的是,深度介入供應鏈並嚴控品質,可降低產品翻車概率,從而規避對IP的負面影響。
無論從商業價值還是IP價值來看,董宇輝都需要新的敘事。
目前,董宇輝還尚未享受到產品紅利帶來的增益,卻已因帶貨部分商品對口碑造成了一定傷害。當下,董宇輝更需要依託優質產品來構建用戶信任。此外,字母榜曾分析稱,董宇輝過往的出圈時刻多與東方甄選綁定,如今隨着流量減弱,他亟需新的價值支撐。
而已被驗證過的產品主義,或許能成爲董宇輝破局的關鍵。
在這方面,東方甄選的經驗可供參考。初期,東方甄選也多次因產品陷入爭議之中,但是今年以來因爲產品重新獲取了用戶信任。儘管尚未達到公衆對雷軍“入行即整頓”般的期待,但其產品戰略已顯成效。
董宇輝並非不懂產品的重要性,並且也試圖探索產品。
他的榜樣是喬布斯,董宇輝曾在採訪中說,喬布斯給了他一種新思路:當商業模式發展到一定階段,產品能夠贏天下時,企業第一負責人的精力就是在產品上。
早在半年前,董宇輝就已開始計劃向供應鏈上游延伸。爲此,董宇輝成立了公司“蘭知春序”。正如董宇輝所說,這是一家與“與輝同行”定位不同的公司。從目前商業模式來看,這家公司正在探索供應鏈,發展自營品類。
圖注:與輝同行自營品
對於產品模式,董宇輝有自己的見解:“你自己對產品的要求是什麼,你要用什麼樣的材料,你要去服務怎麼樣的客戶,這個關鍵是你自己訂的產品戰略。”
目前,董宇輝已經開始在做一些產品上的探索。例如,提出產品需求,和廠家聯名開發產品;又如在供應鏈上和廠家合作,推出“與輝同行”自營品。
不過,相比於東方甄選,董宇輝的步子相對較小,還沒有和產品形成強鏈接。董宇輝若要迎來屬於自己的“產品主義時刻”,或許還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