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證券:衛星全生命週期管理需求呈指數級增長 測控方向有望量價齊升
智通財經APP獲悉,東北證券發佈研報稱,隨着全球低軌衛星互聯網進入萬顆級部署階段,衛星全生命週期管理需求呈指數級增長。該行預計2025年後隨着可回收火箭的進展整個衛星互聯網行業將迎來加速發展,其中測運控作爲衛星產業核心環節之一,將直接受益需求增長且具備較強確定性。測控方向有望量價齊升,成爲未來衛星互聯網行業投資重點,推薦關注唯一上市公司星圖測控(920116.BJ)。
東北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行業爆發式增長驅動測運控需求爆發
航天測運控行業正站在低軌衛星互聯網規模化部署的歷史轉折點,隨着全球低軌星座計劃從數千顆向數萬顆量級躍進,衛星全生命週期管理需求呈指數級增長——單星從入軌初期的軌道捕獲、狀態標定,到運營階段的軌道維持、碰撞規避,再到退役前的受控再入,每環節均需高頻次測控支持。而在政策層面,國家將商業航天連續兩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地方政府密集出臺支持政策,推動測運控基礎設施向“天地一體、全球覆蓋”升級。預計2025年後隨着可回收火箭的進展整個衛星互聯網行業將迎來加速發展,其中測運控作爲衛星產業核心環節之一,將直接受益需求增長且具備較強確定性。
技術迭代與資源稟賦構築行業護城河
航天測運控環節具備技術壁壘與資源稟賦的雙重稀缺性。技術層面,企業需突破數萬千米超遠距離數據傳輸、多星併發測控、AI智能調度等關鍵技術——例如天鏈測控通過融合毫米波通信與邊緣計算,將單星日下行測控弧段提升至22圈,數據時延控制在秒級;星圖測控自主研發的洞察者軟件平臺,支撐500顆衛星及10個星座的長期管理,在“一箭41星”任務中實現多目標同時跟蹤。資源層面,全球測控站網布局與頻譜資源獲取具有強先發優勢,如寰宇衛星建成國內“大三角”(新疆、黑龍江、海南)及海外站點組成的全球網絡,境內太陽同步軌道覆蓋率達100%,全球覆蓋率超85%。這種“技術+資源”的雙輪驅動,使得頭部企業可通過規模化運維攤薄成本,形成“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
測控方向有望量價齊升,成爲未來衛星互聯網行業投資重點,關注唯一上市公司標的星圖測控
測控環節極其受益於火箭可回收,之前只是上升到入軌段需要測控服務,可回收後入軌到返回段增加測控需求,單發火箭測控價值量提升,衛星產業加速發展背景下測運控數量需求增長趨勢明顯;而在價格上,測控的特殊屬性在於測控站點的稀缺性、地緣分佈優勢、關鍵點位觸達、設備規格等,易形成供需不匹配關係,全行業放量有望帶來價格提升。星圖測控是航天三大環節(火箭/衛星/測控)唯一上市公司,具備賽道稀缺性。
風險提示:國家及行業政策風險、行業競爭加劇、客戶集中度高、技術研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