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泰豐稱霸美國高營收餐廳榜單!單店年營收破8億 外媒分析成功原因
鼎泰豐以低調卻驚人的表現奪下全美單店營收冠軍,超越衆多知名高檔餐廳。 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美國餐飲業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臺灣起家的餐廳鼎泰豐,以低調卻驚人的表現奪下全美單店營收冠軍,超越衆多知名高檔餐廳。
「每日郵報」報導,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echnomic最新數據,鼎泰豐2024年在美國僅有16間分店,卻創下總營收4.12億美元(約臺幣133.9億元),每家分店平均年營收高達2,740萬美元(約臺幣8.905億元)。這不僅幾乎是排名第二的高級牛排館Mastro's 1,452萬美元(約新臺幣4.729億元)的兩倍,也讓它成爲全美單店營收最高的餐廳品牌。
這樣的成績,遠遠拋離其他餐飲巨頭。以鼎泰豐的單店營收來看,相當於近七家麥當勞的總和。
鼎泰豐創立於1958年,最初是臺北市的一家販售食用油的小店。1972年,創辦人楊秉彝夫婦因餃子銷售成績超越油品業務,果斷轉型爲餐廳,從此走上國際舞臺。目前品牌已拓展至全球13個國家、共180家分店,仍維持家族經營模式。
以精緻的小籠包聞名,鼎泰豐的菜品不僅在亞洲市場廣受歡迎,也在北美迅速擄獲消費者的心。從涼拌小黃瓜、炒飯到創意雞尾酒如荔枝馬丁尼,豐富的菜色與精緻口味,使其成爲「值得排隊」的代表餐廳。
儘管鼎泰豐的定價策略親民,多數餐點價格低於20美元(約臺幣650元),但由於其共享式用餐文化與菜色多樣,顧客通常會點多樣菜色共享,平均客單價約爲45美元(約臺幣1463元)。搭配店內高翻桌率與快速廚房流程,造就驚人的銷售表現。
此外,鼎泰豐能創造如此驚人的收入,部分原因在於店面空間大、容納人數多,加上開放式玻璃廚房讓顧客可觀賞師傅手工包制小籠包的過程,提升顧客體驗並創造話題性及對高品質食物和服務的堅持,讓店內經常座無虛席。
根據GlobalData零售專家尼爾・桑德斯(Neil Saunders)分析,鼎泰豐的成功來自於「菜系仍具成長潛力、市場需求強勁,搭配空間規劃與營運效率,營收自然水漲船高。」
2023年,鼎泰豐在紐約曼哈頓開出首店,雖擁有425席,卻仍一位難求。日前品牌宣佈將於布魯克林市中心開設第二家分店,面積達20,000平方英尺,進一步拓展其美東市場。
「布魯克林是多元、創意與真實並存的地方」鼎泰豐首席財務官尼列許・帕特爾(Nilesh Patel)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表示,「這是我們邁向東岸的重要一步。」
在美國單店營收前十名榜單中,鼎泰豐幾乎是唯一突出的亞洲代表。另一家上榜的是高級日式餐廳Nobu,以每店1,000萬美元(約臺幣3.25億元)的表現擠進第十名。其他上榜品牌多爲高價牛排館如Del Frisco's、Smith & Wollensk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