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關稅降級”,市場強勁反彈,但可能高興太早了?

儘管高盛說未來12個月美國有45%的可能陷入衰退,阿波羅甚至喊出90%的高概率,但市場卻在“無視預警”地狂歡。標普500九日連漲,今年至今僅跌3.3%,債券收益率和美元也已企穩,似乎沒有人真正在擔心接下來會怎樣。

美東時間5月3日,華爾街日報作者Jack Pitcher和Sam Goldfarb指出,市場之所以能如此淡定,主要因爲投資者對包括週五就業報告在內的穩健經濟數據充滿信心,並指望特朗普總統的全球貿易戰迅速降級。

然而,經濟學家卻憂心忡忡。他們擔心持續的關稅會拖累消費、企業投資和就業,最壞的可能是出現“滯脹”,也就是物價漲但經濟增長放緩。PGIM首席經濟學家Tom Porcelli指出,現在的股市就像是大家在明知道前方有風險,卻還裝作無事發生的樣子:

作者指出,部分強勁數據只是短期掩蓋了真相。3月份經通脹調整後的家庭支出激增0.7%超過預期,但這可能是搶在關稅前的囤貨;Visa信用卡數據也顯示,到4月21日都沒看到消費者變摳的跡象。Raymond James首席投資官Larry Adam表示:

但高盛經濟學家警告稱,等關稅的影響真的反映到CPI通脹裡,可能還要再等兩三個月,隨後纔會看到消費放緩。

還有機構已經開始下調全年經濟增長預期,比如先鋒集團把全年美國GDP增長預期直接砍到不到1%,並預計年底通脹會升到4%,高於此前2.7%的預測。

該機構經濟學家Kevin Khang還提醒:“認爲我們將回到以前的狀態,不會對經濟造成任何干擾,其實是太樂觀了。”

此外,雖然股市整體漲了,但細看有隱憂。大部分上漲靠的是少數幾個巨頭科技股支撐的。而通常被視爲經濟低迷時期的避風港的防禦型股票,比如消費必選、公用事業板塊反而漲得不錯。而對經濟敏感的能源和可選消費板塊則表現落後。

其他市場的交易者明顯爲至少經濟增長放緩做好了準備。利率期貨交易員現在確信美聯儲今年至少會降息三次,反映出市場預期央行將需要通過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支持經濟。預測市場Kalshi的投注者認爲今年出現衰退的概率爲63%,高於3月份的約40%。

而且,股票可能沒想的那麼划算。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仍在高位。截至4月底,衡量股票相對國債“值不值得買”的“超額CAPE收益率”現在僅有1.8%,約爲其50年平均水平的一半,說明投資股票所獲得的“超額補償”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