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加熱煙氾濫 全臺2年開罰5億元
《菸害防制法》自2023年3月22日修正以來,實體及網路稽查電子煙和加熱煙71萬多件,開立5970件處分書,共計裁罰約5億元。(示意圖/王家瑜攝)★《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新興煙品在社羣媒體平臺上瀏覽超過34億次。衛福部國健署統計,《菸害防制法》自2023年3月22日修正以來,實體及網路稽查電子煙和加熱煙71萬多件,開立5970件處分書,共計裁罰約5億元。
WHO將每年5月31日訂爲「世界無煙日」,以提高大衆對菸害的認識,並呼籲人們遠離菸草產品。今年世界無煙日主軸爲「戳破誘惑:揭露菸草與尼古丁產品行銷伎倆。煙商會爲了賺取利益,透過添加物或其他方式掩蓋菸草產品的刺激性,進而改善口感,並增加菸草產品的吸引力、風味,藉此吸引更多年輕人,特別是青少年,成爲新的使用者,並留住原本使用者。
根據WHO今年最新統計,全球約有3700萬名13歲至15歲的青少年使用菸草產品,而新類型煙品(如電子煙、加熱式等)在社羣媒體平臺上更是瀏覽超過34億次。國健署統計,自2023年3月22日《菸害防制法》修正施行日,至今年5月19日止,實體稽查及網路稽查電子煙及加熱煙共計71萬餘件次,開立處分書計5970件,共計裁罰約5億元。
臺灣拒菸聯盟批評,政府的不積極作爲,讓孩子在網路上隨時都能接觸魅惑的行銷手法,呼籲衛福部應立即建立「新興煙品查緝平臺」。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迴應,目前皆已加強查緝新興煙品,歡迎所有人向地方衛生局和國健署檢舉,國健署設有檢舉電話和網站,後續也會請民團來了解具體訴求。
目前國內尚未覈准任何一種加熱煙上市,但已有煙商架設臺灣官網,引發民團質疑。吳昭軍表示,目前加熱煙健康風險評估還在行政程序中,如有結果會盡速對外說明,不過只要有違法廣告之嫌,民衆都可以主動檢舉,由主管機關認定,可以《菸害防制法》第12條處置。
另外,「煙品禁止使用添加物」草案去年10月9日預告期滿,明定禁止27種添加物用於煙品,但臺灣拒菸聯盟質疑,至今仍未公告落實,並希望採「全面禁止」添加物。
吳昭軍迴應,預告期間收到很多各方意見,目前仍在整合,但《菸害防制法》規定是採「正向表列」,除非再次修法,否則無法改成「負向表列」也就是全面禁止添加物。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