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出海”概念股業績分化 海興電力Q2淨利潤下滑二成|財報解讀
面對每天上千份上市公司公告該看哪些?重大事項公告動輒幾十頁幾百頁重點是啥?公告裡一堆專業術語不知道算利好還是利空?請看財聯社公司新聞部 《速讀公告》欄目,我們派駐全國的記者們將於公告當晚爲您帶來準確、快速、專業的解讀。
財聯社8月18日訊(記者 羅禕辰)過去兩年,市場追捧的“電力出海”概念股業績逐漸分化,電錶出海龍頭海興電力(603556.SH)今年上半年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對此,公司稱主要原因系部分國內項目履約推遲、個別海外國家需求波動以及自身主動增加費用投入所致。
今日晚間,海興電力發佈公告,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24億元,同比下滑14.6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96億元,同比減少25.74% 。分季度來看,今年第一季度,公司業績延續去年Q4走勢,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同比雙降,進入第二季度,營收與淨利維持下滑態勢,但歸母淨利潤同比降幅較第一季度有所收窄。
據悉,過去兩年由於國內電錶進入更新週期,電網公司整體招標規模明顯擴大,帶動產業鏈上游電網設備公司業績攀升,但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行業公司業績明顯分化,海興電力、林洋能源(601222.SH)等公司業績下滑,同期,思源電氣(002028.SZ)、三星醫療(601567.SH)等仍能維持業績增長。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國內市場方面,海興電力表現相對“中規中矩”,報告期,公司僅披露了數次電網公司中標公告,半年報中也並未提及其他領域進展。海外市場是公司的重點領域,近年動作較多,在傳統業務的基礎上,公司將業務範圍擴展至水務、變壓器等領域。報告期內,公司南非智能超聲波水錶工廠正式投產運營,今年3月,公司宣佈成爲科潤智控的海外獨家代理,將後者的變壓器推廣到海外,目前也已經獲得中亞、非洲的變壓器訂單。
同時開拓衆多海外市場以及佈局多條新產品線對企業而言是不小的挑戰,而且伴隨電力設備形成出海潮,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均在升溫,這些都對海興電力的業績構成壓力。對此,公司方面的應對舉措是主動加大逆週期投入,報告期,其銷售費用“不減反增”,同比增長11.63%,意味着公司仍在加大市場開拓力度。
(財聯社記者 羅禕辰)